利鎖名韁身半老,酒徒詩社意偏濃
出自宋代黃公度《次韻宋永兄感舊五首》:
齠齓談經(jīng)動圣聰,山川英氣向來鍾。
中書落筆萬人繞,天陛賜袍千載逢。
利鎖名韁身半老,酒徒詩社意偏濃。
莫欺犬子倦游久,得志猶能通筰邛。
注釋參考
利鎖名韁
謂受名利束縛。 宋 方千里 《慶chun{1-1}宮》詞:“人生如寄,利鎖名韁,何用縈縈?”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一折:“把一枕南柯省悟,再休被利鎖名韁相纏住?!?/p>
徒詩
不入樂的詩。 宋 程大昌 《考古編·詩論一》:“若夫 邶 、 鄘 、 衞 、 王 、 鄭 、 齊 、 魏 、 唐 、 秦 、 陳 、 檜 、 曹 、 豳 ,此十三國者,諸皆可采,而聲不入樂,則直以徒詩著之本土?!?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中》:“蓋樂府與詩,本出一源,其別惟入樂與否之分耳。有聲可歌者,即四、五、七言詩亦可為樂府,否則長短雜言而不能入樂,猶徒詩也?!?/p>
黃公度名句,次韻宋永兄感舊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