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耒《次韻秦覯》:
琬琰非世珍,昔以羊皮換。
嗟君復(fù)何求,眾棄乃所玩。
十年少游兄,閉口受客難。
二毛才一第,俗子猶憤惋。
人間異巧拙,善琢貴顏汗。
嬋娟守重閨,倚市爭倩盼。
君胡寶滯貨,屢辱訪衰懦。
譬猶臥仆涂,更侑觥與散。
球然瑚璉質(zhì),磨琢爭璀璨。
遲君三年鳴,更用驚我慢。
注釋參考
二毛
(1).斑白的頭發(fā)。常用以指老年人。《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杜預(yù) 注:“二毛,頭白有二色?!?晉 葛洪 《抱樸子·遐覽》:“二毛告暮,素志衰頽?!?宋 蘇軾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詩:“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胡韞玉 《春日寄懷馬一浮》詩:“病餘人事懶,愁畏二毛侵?!?/p>
(2). 晉 潘岳 《秋興賦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后因以“二毛”指三十馀歲。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 信 年始二毛,即逢喪亂。” 倪璠 注:“以 滕王逌 序‘己亥,年六十七歲’逆數(shù)之,逢亂之歲, 子山 時(shí)年三十有六。” 宋 李宗諤 《先公談錄》:“ 宗諤 二毛之年,丁先公憂?!卑矗合裙?李昉 死于公元九六六年, 宗諤 生于公元九liu{1*1}四年,時(shí)年三十三歲。
(3).即二毛子。 清 黃遵憲 《三哀詩》:“讙譁殺二毛,萬頭相傾擠?!?錢仲聯(lián) 箋注:“ 袁昶 《亂中日記》:‘見洋人呼曰大毛子,見教民呼曰二毛子?!薄吨袊柚{資料·義和團(tuán)歌謠·砍二毛》:“洋人進(jìn) 中國 ,二毛直起腰。狗仗人勢,橫行霸道?!眳⒁姟?二毛子 ”。
(4).方言。謂皮毛短。 謝覺哉 《孔夫子與老農(nóng)》:“他又縫了許多衣服:狐皮桶子、羔皮桶子、二毛桶子,大毛桶子?!?李季 《當(dāng)紅軍的哥哥回來了·一封信》詩:“身穿二毛皮大衣,聽問路忙答話跳下牲靈?!?/p>
俗子
俗子 (súzǐ) 俗人 mediocre person 凡夫俗子憤惋
悵恨;憤恨。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去我國兮心搖,情憤惋兮誰識(shí)?”《后漢書·袁紹傳》:“海內(nèi)傷心,志士憤惋。”《北齊書·慕容紹宗傳》:“ 紹宗 對曰:‘太后臨朝,yin{1*1}虐無道,天下憤惋,共所棄之?!?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三:“丈夫誓許國,憤惋復(fù)何有!”《續(xù)資治通鑒·宋太祖開寶元年》:“ 德驤 判大理寺,其官屬與堂吏附會(huì)宰相,擅減刑名, 德驤 憤惋求見,欲面白其事?!?/p>
張耒名句,次韻秦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