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賞玩爭出城,日高三丈車馬塵
出自宋代張镃《千葉黃梅歌呈王夢得張以道》:
笛聲吹起南湖水,散作奇葩江園里。
被春收入玉照堂,不逐余芒弄紅紫。
一春開霽能幾時,江梅正多人來稀。
光風屈指已過半,賴有緗蕊森高枝。
今朝拄杖偏宜到,暖碧紅煙染林草。
悠然試就花下行,便有疎英點烏帽。
細看寶靨輕金涂,密網粲綴萬斛珠。
一香舉處眾香發(fā),幻巧更吐冰霜須。
叵羅盛酒如春沼,不待東風自開了。
呼童撼作晴雪飛,雪飛爭似花飛好。
上都賞玩爭出城,日高三丈車馬塵。
誰能擺脫熱官與銅臭,肯學花底真閒人。
時平空山老壯士,不得滅秦報君死。
雞鳴撫劍起相嘆,夢領全師渡河水。
吾曹恥作兒女愁,何如且插花滿頭。
一盞一盞復一盞,坐到落梅無始休。
無梅有月尤堪飲,醉臥蒼苔石為枕。
醒來明月別尋花,桃岸翻霞杏堆錦。
注釋參考
上都
(1).古代對京都的通稱?!段倪x·班固<西都賦>》:“寔用西遷,作我上都?!?張銑 注:“上都,西京也?!贝酥?西漢 京都 長安 。 明 何景明 《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貴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p>
(2).古對陪都(下都)而言,稱首都為上都。(1) 北齊 以 晉陽 為 下都 ,故稱 鄴 (今 河北 臨漳 西南)為 上都 。《太平御覽》卷一五五引《晉書》:“ 北齊 高洋 以 鄴 為 上都 , 晉陽 為 下都 。”(2) 唐肅宗 寶應 元年建東、南、西、北四陪都,因稱首都 長安 為 上都 。《新唐書·地理志一》:“ 上都 ,初曰 京城 , 天寶 元年曰 西京 …… 肅宗 元年曰 上都 ?!?/p>
(3). 元 初于 灤河 北岸建 開平府 , 世祖 中統(tǒng) 五年(1264)加號 上都 ,歲常巡幸,終 元 一代與 大都 并稱兩都。故址在今 內蒙古 多倫 西北 上都河 北岸?!对湔隆ぴt令·建國都詔》:“ 中統(tǒng) 五年八月日欽奉圣旨中書省奏: 開平府 闕庭所在,加號 上都 ,外 燕京 修營宮室,分立省部,四方會同,乞亦正名事。準奏。”
(4).指天宮?!逗鬂h書·張衡傳》:“羨上都之赫戲兮,何迷故而不忘?” 李賢 注:“上都,謂天上也?!?/p>
賞玩
賞玩 (shǎngwán) 觀賞游玩 enjoy 有恁樣好花,如何空過?須把酒來賞玩?!鳌?馮夢龍《醒世恒言》 鑒賞品評 delight in 賞玩古董日高三丈
猶日上三竿。 明 湯顯祖 《南柯記·錄攝》:“日高三丈,還不見六房站班,可惡可惡!”《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到明朝, 梁尚賓 只推頭疼,又睡個日高三丈。” 茅盾 《子夜》十六:“ 金和尚 他們一伙五六十個火柴廠工人到了老板 周仲偉 住宅附近的時候,已經日高三丈。”參見“ 日上三竿 ”。
成語解釋猶日上三竿。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日高三丈出處明·湯顯祖《南柯記·錄攝》:“日高三丈,還不見六房站班,可惡可惡!”使用例句金和尚他們一伙五六十個火柴廠工人到了老板周仲偉住宅附近的時候,已經日高三丈。★茅盾《子夜》十六馬塵
奔馬揚起的塵土。 元 薩都剌 《燕姬曲》:“蘭香滿路馬塵飛,翠袖籠鞭嬌欲滴?!?/p>
張镃名句,千葉黃梅歌呈王夢得張以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