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鄉(xiāng)雁北至,欲別水東流
出自唐代李嘉祐《暮秋遷客增思寄京華》:
宋玉怨三秋,張衡復(fù)四愁。
思鄉(xiāng)雁北至,欲別水東流。
倚樹看黃葉,逢人訴白頭。
佳期不可失,落日自登樓。
注釋參考
北至
即夏至。因夏至日太陽位置在赤道最北面之點,其后即南移,故稱。 漢 張衡 《西京賦》:“日北至而含凍,此焉清暑?!?唐 柳宗元 《天對》:“ 狂山 凝凝,冰于北至。”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冬夏致日春秋致月》:“致,極也。測量之法須逐日為之,久乃得日、月之真度。春、秋非不測日,但日行出入於赤道,有北至、南至之殊,而以冬夏為之極。”
東流
東流 (dōngliú) 水向東流 water flow eastward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 李煜《虞美人》 向東流的水,泛指河川 waterways;water flowed eastward李嘉祐名句,暮秋遷客增思寄京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