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陌上兒童,尊前父老,口口能碑
出自宋代趙文《木蘭花慢(送趙按察歸洪州)》:
鷺州江上水,望南浦、送將歸。
想陌上兒童,尊前父老,口口能碑。
家聲一琴一鶴,甚和他、琴鶴也無之。
城市貔貅晝靜,泮宮芹藻春遲。
與公南北兩天涯,渺再見何時(shí)。
記樓月歌殘,碧云句好,盡是相思。
江南燒痕未補(bǔ),倩春歸、說與上天知。
早晚洪鈞一轉(zhuǎn),東風(fēng)先到寒枝。
注釋參考
陌上兒
指 吳 大夫 伍子胥 。 子胥 奔 吳 時(shí),未至 吳 而疾,曾止道中,乞食,故稱。 明 劉基 《過蘇州》詩之三:“憶昔 吳 宮無事時(shí),滿城楊柳舞 西施 。如今柳盡 西施 死,恨殺當(dāng)年陌上兒。”參閱《史記·伍子胥列傳》。
尊前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馬戴 《贈(zèng)友人邊游回》詩:“尊前語盡北風(fēng)起,秋色蕭條胡雁來?!?南唐 李煜 《虞美人》詞:“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幾道 《滿庭芳》詞:“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風(fēng)?!?明 陳所聞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輝,聽曲里陽春同調(diào)?!?/p>
(2).尊長之前。書信中的敬詞。《西游記》第八九回:“我看他帖子上寫著‘……右啟,祖翁 九靈元圣 老大人尊前’?!?/p>
父老
父老 (fùlǎo) 古時(shí)鄉(xiāng)里管理公共事務(wù)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dān)任;亦尊稱老年人 elders(of a country or district)口口
(1).猶言句句話。 宋 文天祥 《出真州》詩序:“某見相公一箇恁么人,口口是忠臣,某如何敢殺相公?”
(2).連聲;口口聲聲。《紅樓夢》第一○九回:“ 寳玉 接來一瞧,那玉有三寸方圓,形似甜瓜,色有紅暈,甚是精致。 寳玉 口口稱讚?!?清 陳天華 《警世鐘》:“有人口口説打洋人,卻不講洋人怎么打法?!?/p>
趙文名句,木蘭花慢(送趙按察歸洪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7極限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