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澤{1~1}民《少年游》:
三分芳髻攏青絲。
花下見(jiàn)仙姿。
殢雨情懷,沾風(fēng)蹤跡,相見(jiàn)恨歡遲。
能言艷色如桃李,曾折最先枝。
冶葉叢中,閑花堆里,那有者相知。
注釋參考
能言
(1).長(zhǎng)于辯論;有獨(dú)到的見(jiàn)解?!豆砉茸印ぶ薪?jīng)》:“能言者儔善博惠?!薄妒勒f(shuō)新語(yǔ)·文學(xué)》“ 晏 聞 弼 名” 劉孝標(biāo) 注引《王弼別傳》:“ 弼 字 輔嗣 , 山陽(yáng) 高平 人,少而察惠,十餘歲便好 莊 老 ,通辯能言,為 傅嘏 所知?!?宋 葉適 《制科》:“用科舉之常法,不足以得天下之才,其偶然得之者,幸也。自 明道 景祐 以來(lái),能言之士有是論矣?!?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shī)書》:“故 曹 劉 阮 陸 ,下及 李 杜 ,異曲同工,各擅其時(shí),并稱能言,何也?”
(2).議論而有見(jiàn)解者。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能言莫不襃 堯 ,而 堯 政不必皆得也;舉世莫不貶 桀 ,而 桀 事不必盡失也。” 北魏 《高湛墓志》:“皇上動(dòng)哀,能言灑淚?!?/p>
艷色
亦作“艷色”。1.艷麗的姿色。 漢 阮瑀 《鸚鵡賦》:“惟翩翩之艷色,誕嘉類於京都?!?唐 李白 《早秋贈(zèng)裴十七仲堪》詩(shī):“復(fù)攜兩少妾,艷色驚荷花。” 清 吳偉業(yè) 《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歌》:“艷色知為天下傳,高門愁被旁人妬?!?/p>
(2).代稱美女。 唐 楊郇伯 《送妓人出家》詩(shī):“從今艷色歸空后, 湘 浦應(yīng)無(wú)解珮人?!?/p>
桃李
桃李 (táolǐ)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輩和所教的門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爭(zhēng)榮斗艷、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peaches and plums曾折
屈曲貌。《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扶與猗靡” 裴駰 集解引 晉 郭璞 曰:“《淮南》所謂‘曾折摩地,扶與猗委’也?!?/p>
楊澤{1~1}民名句,少年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