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佚名《折楊柳歌辭五首》: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
。
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
腹中愁不樂,愿作郎馬鞭。
。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
放馬兩泉澤,忘不著連羈。
。
擔(dān)鞍逐馬走,何見得馬騎。
遙看孟津河,楊柳郁婆娑。
。
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
。
蹕跋黃塵下,然后別雄雌。
注釋參考
上馬
上馬 (shàngmǎ) 騎上馬背 mount;get on horse 那個(gè)競技場騎手騰身上馬 比喻某個(gè)重大工程項(xiàng)目或工作開始進(jìn)行 start 他承包的工程明年開春就上馬 指領(lǐng)導(dǎo)者指揮者上任 take up an official post 丁浩上馬以來,單位的經(jīng)濟(jì)效益比原來大有好轉(zhuǎn)折楊柳
(1).古《橫吹曲》名。傳說 漢 代 張騫 從 西域 傳入《德摩訶兜勒曲》, 李延年 因之作新聲二十八解,以為武樂。 魏 晉 時(shí)古辭亡失。 晉 太康 末, 京 洛 有《折楊柳》歌,辭多言兵事勞苦。 南朝 梁 、 陳 和 唐 人多為傷春惜別之辭,而懷念征人之作尤多。曲為五言,唯 唐 有七言者。參閱 晉 崔豹 《古今注·音樂》、《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二·折楊柳》。
(2).詞牌名。即《楊柳枝》。
佚名名句,折楊柳歌辭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