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鮑溶《姑蘇宮行》:
姑蘇宮,九層金臺半虛空。
雕楹璇題斗皎潔,。
中有妖姬似明月。
西見洞庭秋鏡開,水華百里盤宮來。
。
越王采女能水戲,仙舟如龍旌曳翠。
羽蓋晴翻橘柚香,。
玉笙夜送芙蓉醉。
歸帆平靜君無勞,還從下下上高高。
注釋參考
采女
(1).原為 漢 代六宮的一種稱號,因其選自民家,故曰“采女”。后用作宮女的通稱。 慧琳 《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二一引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六宮采女凡數(shù)千人,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鄉(xiāng)中閲視童女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長壯皎潔有法相者,因載入宮,謂之采女也。”《后漢書·皇后紀(jì)序》:“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并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p>
(2).古時宮廷中的一種女官?!端鍟ず箦鷤餍颉罚骸?煬帝 時……采女三十七員,品正第七,是為女御。”《舊唐書·后妃傳序》:“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p>
(3).仙女名。 晉 葛洪 《神仙傳·彭祖》:“ 采女 者,亦少得道?!?/p>
水戲
即水嬉。《三國志·蜀志·郤正傳》“ 雍門 援瑟而挾説” 裴松之 注引 漢 桓譚 《新論》:“水戲則舫龍舟,建羽旗,鼓釣乎不測之淵。”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幸臨水殿觀爭標(biāo)錫宴》:“又一人上蹴鞦韆,將平架,筋斗擲身入水,謂之‘水鞦韆’。水戲呈畢,百戲樂船并各鳴鑼鼓,動樂舞旗,與水傀儡船分兩壁退去?!?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十八:“ 大業(yè) 間, 杜寳常 修《水飾圖經(jīng)》十五卷。 煬帝 觀於 曲水 ,有神龜負(fù)八卦進(jìn) 伏羲 ……其類七十有二,以七十二航貯之。此水戲之始?!眳⒁姟?水飾 ”。
仙舟
舟船的美稱。 隋 江總 《洛陽道》詩之一:“仙舟 李膺 棹,小馬 王戎 鑣?!?唐 李嶠 《送光祿劉主簿之洛》詩:“仙舟窅將隔,芳斝暫云同。” 宋 無名氏 《梅妃傳》:“奏舞鸞之妙曲,乘畫鷁之仙舟。” 宋 梁明夫 《賀新郎·壽呂道山四十九歲》詞:“萬里朝天去,見 潯陽 江上,風(fēng)引仙舟 淮 浦?!?金 曹之謙 《送李郭二子還鄉(xiāng)》詩:“祖帳臨寒水,仙舟漾夕暉?!?/p>
龍旌
(1).畫有龍的旗幟。天子儀仗之一。 南朝 宋 謝莊 《侍宴蒜山詩》:“龍旌拂紆景,鳳蓋起流云?!薄抖鼗颓釉~·望江南》:“每抱沉機(jī)扶社稷,一人有慶萬家榮,早愿拜龍旌?!?明 王守仁 《登閱江樓》詩:“絶頂樓荒舊有名,高皇曾此駐龍旌?!?/p>
(2).畫有龍的旗幟。中軍帥旗。 唐 盧照鄰 《結(jié)客少年場行》:“龍旌昏朔霧,鳥陣捲寒風(fēng)?!?/p>
鮑溶名句,姑蘇宮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愛荷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