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宓《廬山歌》:
廬山清哉誰與儔兮,嶄巖峭直跨番易彭蠡而蹴九江。
長川幽窞亙古今而不息兮,雨激而風(fēng)撞。
山深境寂人跡所希到兮,盡日僅一逄樵叟鶴發(fā)而眉龐。
路逶迤而險(xiǎn)阻兮,越數(shù)千里之危谾。
暑六月而不知兮,但覺鳴珂憂佩其下紛淙淙。
天隔車馬之氛埃兮,獨(dú)許策杖而逾矼。
宜幽人之履道兮,志精一而匪哤。
草木堅(jiān)勁雨不凋兮,列云外之羽幢。
如凝之之潔白兮,媲茲山而為雙。
田多瘠而少腴兮,食不飽而體不痝。
青松為醪呼月為燭兮,洼尊瓢飲孰取乎瓊卮而翠缸。
彼叢物欲以自蔽兮,莫為之鑿?fù)髦舜啊?br>醉生夢死真蟪蛄兮,閱千萬歲獨(dú)有貞柏與圣玒。
茍能保此而不渝兮,又何有乎施邦。
一到令人不忘兮,長神醉而心降。
寫此詩以自娛兮,當(dāng)萬幅之圖畫而揭以千仞之杠。
注釋參考
人跡
人跡 (rénjì) 人的足跡;指人 human footmarks(或footprints);traces of human presence 荒無人跡盡日
(1).猶終日,整天?!痘茨献印镎撚?xùn)》:“盡日極慮而無益於治,勞形竭智而無補(bǔ)於主?!?唐 鄭璧 《奉和陸魯望白菊》:“終朝疑笑 梁王 雪,盡日慵飛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紀(jì)游》詩之六:“盡日不逢人,終年無啟關(guān)。”
(2).指農(nóng)歷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續(xù)集·大盡小盡》:“月滿三十日為大盡,少一日為小盡,月之盡日猶年之除夜也?!?/p>
終日,整天。 明 陳子龍 《南鄉(xiāng)子》詞:“儘日對紅顏,畫闌深深半掩關(guān)?!?/p>
樵叟
打柴的老翁。 唐 沉佺期 《入少密溪》詩:“游魚瞥瞥雙釣童,伐木丁丁一樵叟?!?唐 王昌齡 《題灞池》詩之一:“世事不復(fù)論,悲歌和樵叟。” 清 李漁 《閑情偶寄·種植·桃》:“所謂‘桃腮’、‘桃靨’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此種不得於名園,不得於勝地,惟鄉(xiāng)村籬落之間,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p>
鶴發(fā)
白發(fā)。 南朝 梁 庾肩吾 《八關(guān)齋夜賦四城門·第三賦南城門老》:“鶴髮辭軒冕,鮐背烹葵菽。” 唐 劉希夷 《代悲白頭翁》詩:“宛轉(zhuǎn)娥眉能幾時(shí),須臾鶴髮亂如絲?!?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四:“矮小的 張仲老 把他的童顏愈見漲紅起來,星眼愈見睜圓起來,鶴發(fā)似乎有要直豎的形勢。”
陳宓名句,廬山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