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薛能《折楊柳十首》:
華清高樹出離宮,南陌柔條帶暖風。
。
誰見輕陰是良夜,瀑泉聲畔月明中。
。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
。
閑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
嫩綠輕懸似綴旒,路人遙見隔宮樓。
。
誰能更近丹墀種,解播皇風入九州。
。
暖風晴日斷浮埃,廢路新條發(fā)釣臺。
。
處處輕陰可惆悵,后人攀處古人栽。
。
潭上江邊裊裊垂,日高風靜絮相隨。
。
青樓一樹無人見,正是女郎眠覺時。
。
汴水高懸百萬條,風清兩岸一時搖。
。
隋家力盡虛栽得,無限春風屬圣朝。
。
和風煙樹九重城,夾路春陰十萬營。
。
唯向邊頭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
窗外齊垂旭日初,樓邊輕暖好風徐。
。
游人莫道栽無益,桃李清陰卻不如。
。
眾木猶寒獨早青,御溝橋畔曲江亭。
。
陶家舊日應如此,一院春條綠繞廳。
。
帳偃纓垂細復繁,令人心想石家園。
。
風條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門愛樹萱。
注釋參考
陶家
(1).謂燒制陶器與從事稼穡。家,通“ 稼 ”。《大戴禮記·五帝德》:“﹝ 帝舜 ﹞ 蟜牛 之孫, 瞽叟 之子也,曰 重華 。好學孝友,聞于四海,陶家事親,寬裕溫良?!?王聘珍 解詁:“‘家’當為‘稼’?!睹献印吩唬骸愿谔諠O?!?/p>
(2).燒制陶器的人。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上:“ 廣州 陶家皆作土鍋鑊,燒熟,以土油之,其潔浄則愈于鐵器,尤宜煮藥?!?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陶埏》:“凡陶家為缶屬,其類百千。大者缸甕,中者鉢盂,小者瓶罐?!?/p>
(3).指 晉 詩人 陶潛 。 唐 司空圖 《楊柳枝》詞:“ 陶 家五柳簇衡門,還有高情愛此君。” 唐 薛能 《折楊柳》詩之九:“眾木猶寒獨早青,御溝橋畔 曲江亭 , 陶 家舊日應如此,一院春條滿遶廳?!?唐 皎然 《酬烏程楊明府華雨后小亭對月見呈》:“夜涼喜無訟,霽色搖閒情。暑退不因雨, 陶 家風自清?!眳⒁姟?陶叟 ”。
舊日
舊日 (jiùrì) 過去的日子;從前;往日 former days; old days 舊日并無深交如此
如此 (rúcǐ) 這樣,那樣;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這樣或那樣 so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資治通鑒》 理當如此 達到這個程度或達到這個范圍 thus 勞苦而功高如此?!妒酚洝ろ椨鸨炯o》 這樣的 nearly 兩座城市發(fā)展的狀況是如此相同春條
(1).春天花木的枝條。 南朝 梁 張率 《楚王吟》:“ 章臺 迎夏日,夢遠感春條?!?唐 高適 《苦雪》詩之四:“窮巷獨無成,春條秪盈把?!?宋 歐陽修 《送友人南下》詩:“河橋別柳減春條,隔浦挐音聽已遙。” 明 葉襄 《秋海棠賦》:“薄春條之鬭艷,樂秋景之婆娑?!?/p>
(2).舊俗春節(jié)書寫吉祥詞句貼于門楹上的條形對聯(lián)。 馬三立 等《開粥廠》:“福字兒、佛字兒、橫批兒、斗方兒,‘出門見喜’、‘抬頭見喜’,五個春條。”
薛能名句,折楊柳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