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扆尊臨,典冊是行
出自宋代佚名《淳熙十六年皇后冊寶十三首》:
乾位既正,坤斯順承。
日麗于天,日斯朔月。
惟帝受命,惟帝業(yè)登。
黼扆尊臨,典冊是行。
注釋參考
黼扆
(1).古代帝王座后的屏風(fēng),上畫斧形花紋。《書·顧命》:“狄設(shè)黼扆綴衣?!?孔 傳:“扆,屏風(fēng),畫為斧文,置戶牖間?!?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敷表降闕,獻(xiàn)替黼扆?!?明 焦竑 《焦氏筆乘續(xù)集·黼扆》:“謹(jǐn)按禮書白與黑間為黼扆,則屏障畫黼文于其上,取分辨昭彰之義無疑矣?!?/p>
(2).借指帝王。 唐 顏真卿 《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右丞相上柱國贈太尉廣平文貞公宋公神道碑銘》:“登聞黼扆,驟列繡裳。”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勞侵黼扆,士失耕農(nóng)。” 明 劉基 《感興》詩之三:“神謀不是閭閻識,廟算誰聞黼扆思?!?/p>
(3).指帝座。 清 朱琦 《感事》詩:“至尊勞旰食,軍書叢黼扆?!?/p>
尊臨
(1).居尊臨下。猶言統(tǒng)治和管轄?!逗鬂h書·第五倫傳論》:“君子侈不僭上,儉不偪下,豈尊臨千里而與牧圉等庸乎?”
(2).敬詞。猶光臨。多于迎候尊者時(shí)用之?!端问贰分酒摺罚骸疤┰鹋R?!碧┰焐?。
(3).舊謂君父來臨。 宋 范成大 《東宮壽詩》:“并世勛華照古今,朱明彩服侍尊臨?!?/p>
典冊
亦作“ 典策 ”。1.記載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冊籍。《左傳·定公四年》:“備物、典策、官司、彝器?!?楊伯峻 注:“典策謂典籍簡冊?!薄度龂尽の褐尽り惲敉鮽鳌罚骸叭沙?, 晉 太子 炎 紹封襲位,總攝百揆,備物典冊,一皆如前。” 宋 蘇舜欽 《上孫沖諫議書》:“然而典策之奧,治詞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筆之者,斯亦可尚?!?柳亞子 《<二十世紀(jì)大舞臺>發(fā)刊詞》:“雖然,熱心之事,無所憑藉,而徒以高文典冊,諷詔世俗,則權(quán)不wo{1~1}操。”
(2).帝王的冊命。 南朝 梁 任昉 《到大司馬記室箋》:“以今月令辰,肅膺典冊?!薄蛾悤じ咦婕o(jì)上》:“今將授公典策,其敬聽朕命?!?宋 葉適 《宏詞》:“朝廷詔告典冊之文,當(dāng)使曲直宏大,敷暢義理,以風(fēng)曉天下,典、謨、訓(xùn)、誥諸書是也?!?/p>
佚名名句,淳熙十六年皇后冊寶十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