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已自知無慍色,一廛歸去愿為氓
出自宋代蘇頌《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名絓臺章冒典刑,圣仁無濫許原情。
尹京雖愧四方則,廷尉亦非天下平。
三已自知無慍色,一廛歸去愿為氓。
君恩天地何由報,九死鴻毛比尚輕。
注釋參考
三已
謂三度或多次罷官。語出《論語·公冶長》:“令尹 子文 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唐 劉禹錫 《酬李相公喜歸鄉(xiāng)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詩:“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舟?!?清 姚瑩 《與余小坡書》:“夫不有身為貴卿,三已之不慍者乎!”
自知
自知 (zìzhī) 認識自己;自己明了 know oneself無慍
不氣憤;不怨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殷覬 ﹞意色蕭然,遠同 鬭生 之無慍?!?南朝 梁 何遜 《哭吳興柳惲》詩:“遠識內無慍,深衷外有規(guī)?!?宋 劉克莊 《題小室》詩之一:“ 士師 何止三無慍, 中散 居然七不堪。”
一廛
(1).古時一夫所居之地。《周禮·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萊百畮?!?孫詒讓 正義:“古制田百畮而中有廛,因謂百畮之地為一廛?!薄睹献印る墓稀罚骸斑h方之人,聞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為氓。”
(2).泛指一塊土地,一處居宅。 唐 柳宗元 《柳長侍行狀》:“無一廛之土以處其子孫,無一畝之室以聚其族屬?!?宋 范成大 《南徐道中》詩:“若有一廛供閉戶,肯將篾舫換柴扉?”
歸去
歸去 (guīqù) 回去 go back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蘇頌名句,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