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杜甫《散愁二首》:
久客宜旋旆,興王未息戈。
蜀星陰見少,江雨夜聞多。
百萬傳深入,寰區(qū)望匪它。
司徒下燕趙,收取舊山河。
聞道并州鎮(zhèn),尚書訓士齊。
幾時通薊北,當日報關西。
戀闕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老魂招不得,歸路恐長迷。
注釋參考
聞道
(1).領會某種道理?!墩撜Z·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唐 韓愈 《師說》:“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 明 李贄 《卓吾論略》:“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雖萬里可也?!?/p>
(2).聽說。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聞道 長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李木庵 《東山吟》:“聞道時危黨錮急,傷心不許問家國?!?/p>
并州
古州名。相傳 禹 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據(jù)《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 并州 為九州之一。其地約當今 河北 保定 和 山西 太原 、 大同 一帶地區(qū)?!吨芏Y·夏官·職方氏》:“乃辨九州之國……正北曰 并州 ,其山鎮(zhèn)曰 恒山 ?!?/p>
尚書
尚書 (Shàngshū) 中國上古歷史文件的匯編。“尚”即“上”,《尚書》意即上古之書。相傳由孔丘編選而成,傳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補充進去的,如《堯典》、《皋陶謨》、《禹貢》等。西漢初存二十八篇,用當時通行文字書寫,即《今文尚書》。另有相傳漢武帝時在孔丘住屋壁中發(fā)現(xiàn)的《古文尚書》,已佚。東晉梅賾(一作梅頤、枚頤)又偽造《古文尚書》。后來《十三經(jīng)》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書》與梅氏偽書的合編,宋人開始懷疑梅氏偽書,至清漸成定論。今文各篇內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盤庚》反映商代奴隸社會的情況、《禹貢》記述戰(zhàn)國時黃河、長江兩流域的地理等 Shang Shu 尚書 (shàngshū) 中國古代官名。執(zhí)掌文書奏章。作為官名,始置于戰(zhàn)國時,或稱“掌書”。秦為少府屬官,漢武帝提高皇權,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地位逐漸重要。后各朝均有設置,清代相沿不改 a 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龂瘛?諸葛亮《出師表》 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逗鬂h書·張衡傳》 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minister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兵部尚書訓士
訓教生員、士子。 元 袁桷 《龍興路司獄潘君墓志銘》:“ 大德 十年,復為 贛州 教授,以昔之治 廣 者為準,闢田筑宮,訓士嚴整?!?清 王曇 《屠孟昭大尹尊甫蘭渚封君七十封安人宏農君五十八歲壽序》:“文章訓士,經(jīng)術飭治?!?/p>
杜甫名句,散愁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