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徒勞百骸,消鑠侵天真
出自宋代司馬光《和君倚藤床十二韻》:
嗟予仕京府,謀祿非謀身。
豈徒勞百骸,消鑠侵天真。
所畏曠官誅,敢辭從事勤。
朝訊獄中囚,暮省案前文。
雖有八尺床,初無偃息痕。
比歸暫解帶,日沒軒窗昏。
援枕未及就,撲面愁飛蚊。
示能習(xí)律令,何暇規(guī)皇墳。
夫君天才秀,明穎排糾紛。
右曹況清簡(jiǎn),剸裂奚足云。
示遇且堅(jiān)臥,逢時(shí)將致君。
行當(dāng)起經(jīng)濟(jì),膏沐醒吾人。
注釋參考
徒勞
徒勞 (túláo) 空自勞苦;白費(fèi)心力 futile effort;fruitless labor 徒勞跋涉百骸
指人的各種骨骼或全身?!肚f子·齊物論》:“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 成玄英 疏:“百骸,百骨節(jié)也。” 唐 白居易 《何處堪避暑》詩:“從心至百骸,無一不自由。” 清 金農(nóng) 《橫山舊廬獨(dú)吟》:“松下百骸輕,清風(fēng)勝 和 扁 ?!?姚華 《曲海一勺》:“然而兩間氣化,皆有定則;百骸勤動(dòng),皆有定數(shù)?!?/p>
消鑠
亦作“ 消爍 ”。1.消減;減損。指事物由多變少,由大變小,由盛而衰?!毒┦弦讉鳌し瘛罚骸瓣庩柹?,陽道消鑠,陰氣凝結(jié)。” 唐 元稹 《賽神》詩:“吏來官稅迫,求質(zhì)倍稱緍。貧者日消鑠,富亦無倉囷?!?清 黃宗羲 《萬悔庵先生墓志銘》:“方其盛時(shí),交游滿地,事有不可言,風(fēng)波消鑠且盡。”
(2).消亡;消融?!稇?zhàn)國(guó)策·趙策四》:“ 秦 舉 安邑 而塞 女戟 ……伐 魏 ,絶 韓 ,包二 周 ,即 趙 自消爍矣。” 唐 谷神子 《博異志·馬侍中》:“獰目電烻,吐火噀血,跳躑哮吼,鐵石消鑠?!?/p>
(3).消耗;消磨。 宋 蘇舜欽 《吳江岸》詩:“壯懷消鑠盡,回首尚心驚。”《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shí)論選集·家庭革命說》:“一即愛情,風(fēng)云壯志,消鑠春華,兒女深情,淡忘國(guó)是?!?/p>
侵天
逼近云天。極言其高。 唐 韓愈 《游城南·風(fēng)折花枝》詩:“浮艷侵天難就看,清香撲地只遙聞。”《警世通言·樂小舍棄生覓偶》:“看潮人成羣作隊(duì),不待中秋,相隨相趁,盡往江邊游戲。沙灘畔,遠(yuǎn)望潮頭,不覺侵天浪起?!?/p>
司馬光名句,和君倚藤床十二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元素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