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幄飲張花雪底,彩舟歸漾水天間
出自宋代強(qiáng)至《和司徒侍中清明會(huì)壓沙寺詩》:
野寺尋芳二月殘,弄晴幽鳥自關(guān)關(guān)。
堤沙壓雨迎金勒,旆繡翻風(fēng)蔽玉顏。
翠幄飲張花雪底,彩舟歸漾水天間。
五年貪戀行春樂,不覺移文笑北山。
注釋參考
翠幄
翠色的帳幔。 晉 左思 《吳都賦》:“藹藹翠幄,嫋嫋su{1*1}女?!薄稌x書·劉琨傳》:“臣等祖考以來,世受殊遇,入侍翠幄,出簪彤管?!?唐 元稹 《宛轉(zhuǎn)行》:“華屋重翠幄,綺席雕象牀。” 宋 晁補(bǔ)之 《摸魚兒·東皋寓居》詞:“任翠幄張?zhí)?,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
花雪
(1).即霰。俗稱雪珠?!端螘し鹬鞠隆罚骸?大明 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史臣按,《詩》云:‘先集為霰。’《韓詩》曰:‘霰,英也。’花葉謂之英。《離騷》云‘秋菊之落英’, 左思 云‘落英飄颻’,是也。然則霰為花雪矣。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獨(dú)六出。”
(2).指柳絮。 宋 張先 《千秋歲》詞:“ 永豐 柳,無人盡日飛花雪。”
彩舟
裝飾華麗的船。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東山》詩之二:“清江白日落欲盡,復(fù)攜美人登綵舟?!?五代 陳金鳳 《樂游曲》之二:“西湖南湖鬭綵舟,青蒲紫蓼滿中洲?!?明 文徵明 《泛湖》詩:“行春橋外山千疊,盡逐波光上綵舟?!?/p>
水天
水與天。多指水天交接處。 唐 白居易 《宿湖中》詩:“水天向晚碧沉沉,樹影霞光重疊深。” 元 張翥 《憶吳興》詩:“半山塔寺藏云樹,繞郭樓臺(tái)住水天?!?明 王思任 《游洞庭山記》:“晚乃泊於 韓村 之湖口,大月點(diǎn)空,滿天作青火色。放眼五百里一斂,而水天之白未盡?!?丁玲 《記游桃花坪》:“我站在船頭上,靠著篷邊,我極目望著水天交界的遠(yuǎn)處?!?劉白羽 《長(zhǎng)江三日·十一月十七日》:“水天極目之處,灰蒙蒙的遠(yuǎn)山展開一卷清淡的水墨畫?!?/p>
強(qiáng)至名句,和司徒侍中清明會(huì)壓沙寺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