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九淵《贈化主》:
學佛居山林,往往儀狀野。
道人翩然來,禮節(jié)何爾雅。
職事方惽惽,言論翻灑灑。
安得冠其顛,公材豈云寡。
注釋參考
學佛
(1).學習佛法。謂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貽亮上人》詩:“人間學佛知多少,浄盡心花只有師?!?唐 黃滔 《送僧》詩:“纔年七歲便從師,猶説辭家學佛遲。”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詩:“披緇學佛應無分,鶴氅談空亦不妨?!?宋 李覯 《回明上人詩卷》詩:“學佛有餘力,吟詩過一生?!?/p>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鄭愚 《潭州大溈山同慶寺·大圓禪師碑銘序》:“知余學佛,求為讚説?!薄缎挛宕贰るs傳·馬胤孫》:“ 胤孫 既學 韓愈 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罷歸,乃反學佛,撰《法喜集》、《佛國記》行於世?!?/p>
山林
山林 (shānlín) 有山和樹木的地方 mountain and forest 山林地區(qū)往往
往往 (wǎngwǎng) 每每;時常 often;frequently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處處;到處 everywhere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妒酚洝り惿媸兰摇?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紛紛 one after another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妒酚洝峭蹂袀鳌?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稘h書·司馬遷傳》儀狀
儀容形狀?!妒酚洝と辶至袀餍颉罚骸疤e{1*1}民年十八已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 援 有三女,大者十五,次者十四,小者十三,儀狀髮膚,上中以上?!?宋 蘇洵 《上張侍郎第一書》:“進趨拜跪,儀狀甚野。”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雜記》:“ 太初 詩格本高,又儀狀軒舉,豐神俊異。”
陸九淵名句,贈化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