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想皇靈天闕上,歸疆猶惜洛陽花
出自宋代徐清叟《和高廟凈明院梅巖御制韻二首》:
千年奎畫照蒼霞,酬唱官梅竹外斜。
恭想皇靈天闕上,歸疆猶惜洛陽花。
注釋參考
皇靈
(1).指祖先。 漢 蔡邕 《文范先生陳仲弓銘》:“君秉皇靈之清和,受明哲之上姿?!?/p>
(2).指天帝。 三國 魏 曹植 《怨歌行》:“皇靈大動變,震雷風(fēng)且寒?!?晉 陸云 《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誄》:“皇靈靡顧,大命奄臻?!薄杜f唐書·肅宗紀(jì)》:“知皇靈睠命,不敢違而去之?!?/p>
(3).指皇帝。《文選·謝靈運(yùn)<擬魏太子“鄴中集”詩·王粲>》:“上宰奉皇靈,侯伯咸宗長?!?劉良 注:“皇靈,謂 獻(xiàn)帝 。”
天闕
(1).天上的宮闕。 南朝 宋 顏延之 《為織女贈牽牛》詩:“慚無二媛靈,託身侍天闕?!?/p>
(2).天子的宮闕,亦指朝廷或京都?!端螘す痍柾跣莘秱鳌罚骸氨惝?dāng)投命有司,謝罪天闕。”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聞義里》:“ 惠生 在 烏場國 二年,至 正光 三年二月,始還天闕?!?唐 韓愈 《贈刑部馬侍郎》詩:“暫從相公平小寇,便歸天闕致時康?!?清 吳偉業(yè) 《題崔青蚓洗象圖》詩:“十丈黃塵向天闕,霜天夜踏宮墻月?!?/p>
(3).指兩峰對峙之處。因其形似雙闕,故稱。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jìn)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宮;南望 牛頭 ,方稱天闕?!?唐 杜甫 《游龍門奉先寺》詩:“天闕象緯逼,云臥衣裳冷?!?仇兆鰲 注引 韋述 《東都記》:“ 龍門 號雙闕,與大內(nèi)對峙,若天闕然?!?/p>
(4).星名?!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皟珊?、天闕間為關(guān)梁?!?/p>
洛陽花
(1).牡丹的別稱。因 唐 宋 時 洛陽 牡丹最盛,故稱。 唐 李商隱 《漫成》詩之一:“遠(yuǎn)把 龍山 千里雪,將來擬并洛陽花?!?/p>
(2).即石竹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瞿麥》:“石竹葉似地膚葉而尖小,又似初生小竹葉而細(xì)窄,其莖纖細(xì)有節(jié),高尺餘,梢間開花……俗呼為洛陽花。” 清 吳偉業(yè) 有《題畫·洛陽花》詩。
徐清叟名句,和高廟凈明院梅巖御制韻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