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之道《沈楊輔隱軒詩》:
小隱山林大朝市,夫子命軒良有意。
仕途捷徑固無取,泉石膏肓亦猶次。
不知朝隱誰得之,我恐曼倩為近似。
公卿百執(zhí)各有職,豈容妄隱但棄位。
古人祿仕所不免,意在全身近於智。
莊周梅福此其流,吏隱之名可無愧。
沈君有弟今休文,咳唾成章數千字。
恥從舉子事進取,逸韻高情寓吟醉。
乃兄宦達方強仕,翠竹停鸞想風致。
君侯才業(yè)伯仲間,退以求名名亦遂。
方今堯舜理四海,巖穴彈冠求自試。
朝廷既治群吏肅,保處堪為隱者地。
不如市隱最得策,大勝山林自憔悴。
花源繚繞轉紅綠,竹洞深沉入幽邃。
我聞此風頗健羨,圖成未可日月冀。
他時儻作江西游,兄曰能來訪予季。
注釋參考
君侯
(1). 秦 漢 時稱列侯而為丞相者。《戰(zhàn)國策·秦策五》:“少庶子 甘羅 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此君侯指 呂不韋 , 不韋 封 文信侯 ,為 秦 相?!妒酚洝そ{侯周勃世家》:“廷尉責曰:‘君侯欲反邪?’”
(2). 漢 以后,用為對達官貴人的敬稱。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近日 南陽 宗惠叔 ,稱君侯昔有美玦,聞之驚喜?!?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宋 姜夔 《鷓鴣天》詞:“曾共君侯歷聘來,去年今日踏莓苔?!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問,某有心事,今不敢隱。”按,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君侯》:“ 衛(wèi)宏 《漢官舊儀》:列侯為丞相相國者號君侯?!庇衷疲骸柏┫嘀淌芳笆逃方苑Q卿,不得言君。蓋其時丞相稱君,而以列侯為之,故兼稱君侯也。按:丞相稱君,本沿 戰(zhàn)國 之制: 田文 相 齊 封 孟嘗君 , 蘇秦 相 趙 封 武安君 是也。至如 謝萬 謂 王述 曰‘人言君侯癡,君侯信自癡’, 李白 與 韓荊州 書,亦曰君侯,此則非列侯為相者。蓋自 漢 以來,君侯為貴重之稱,故口語相沿,凡稱達官貴人皆為君侯耳。”
才業(yè)
才學。 宋 王禹偁 《與馮伉書》:“雖某之名位才業(yè),望 忠州 , 贊皇 也遠矣,而閤下讀書為文,立身行事,豈不知 吉甫 、 僧孺 之為人乎?” 宋 蘇舜欽 《維舟野步呈子履》詩:“古人負才業(yè),未必為世用,吾儕性疎拙,擯棄安足痛?!?/p>
伯仲間
見“ 伯仲之間 ”。
求名
(1).謂追求美名?!蹲髠鳌ふ压荒辍罚骸盎蚯竺坏茫蛴w而名章,懲不義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名實》:“忘名者,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p>
(2).謀求功名。
王之道名句,沈楊輔隱軒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