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朱翌《題校書圖》:
我聞校書如掃塵,塵隨帚去輒隨有。
螢窗孤坐志不分,帝虎魯魚相可否。
榻上諸公富貴人,安能辦此鉛黃手。
綠柳啼鶯耳畔春,翠袖彈絲眼前酒。
如何復(fù)窺蠹簡塵,又借管城公作帚。
畫史畫名不畫實(shí),潤色丹青傳不朽。
我是瀛洲舊校書,揮汗磨鉛胝兩肘。
當(dāng)時(shí)萬一見此圖,諸郎不免涎垂口。
注釋參考
瀛洲
亦作“ 瀛州 ”。1.傳說中的仙山?!读凶印珕枴罚骸?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 齊 人 徐市 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萊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唐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海客談 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游學(xué)》:“ 瀛洲 同泛濟(jì)川船,伊吾共仗屠龍劍。”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獄中贈鄒容》詩:“ 鄒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魯迅 《集外集·<題三義塔>詩》:“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 瀛洲 ?!?/p>
(3). 唐太宗 為網(wǎng)羅人才,設(shè)置文學(xué)館,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xué)士,輪流宿于館中,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典籍。又命 閻立本 畫像, 褚亮 作贊,題名字爵里,號“十八學(xué)士”。時(shí)人慕之,謂“登瀛洲”。事見《新唐書·褚亮傳》。后來的詩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獲得殊榮,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歸思》詩之二:“四十為郎非不偶,況曾提筆直 瀛州 。” 明 沉鯨 《雙珠記·廷對及第》:“朝登 瀛洲 ,暮賜蓮炬?!?清 陳夢雷 《楊椒山先生祠》詩:“釁開馬市英魂恨,廟煥 瀛洲 俎豆香?!眳⒁姟?登瀛洲 ”。
校書
1.??睍??!逗鬂h書·文苑傳上·傅毅》:“ 建初 中, 肅宗 博召文學(xué)之士,以 毅 為蘭臺令史,拜郎中,與 班固 、 賈逵 共典校書?!薄度龂尽な裰尽は蚶蕚鳌罚骸澳贳u八十,猶手自校書?!?宋 無名氏 《王氏談錄·校書》:“公言校書之例,它本有語異而意通者不取可惜,蓋不可決謂非昔人之意,俱當(dāng)存之?!?清 王筠 《菉友肊說》:“刻書者,依其原本而刻之也。校書者,列各本異文,纖悉必備也?!?/p>
2.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員。 漢 有校書郎中, 三國 魏 始置秘書校書郎, 隋 、 唐 等都設(shè)此官,屬秘書省。
3. 唐 胡曾 《贈薛濤》詩:“ 萬里橋 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薛濤 , 蜀 中能詩文的名妓,時(shí)稱女校書。后因以“女校書”為妓女的雅稱。亦省稱“ 校書 ”。 清 富察登崇 《燕京歲時(shí)記·財(cái)神廟》:“每至九月,自十五日起,開廟三日。祈禱相屬,而梨園子弟與青樓校書等為尤多?!?巴金 《家》九:“在祖父自己的詩集里也曾有不少贈校書的詩句。”參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薛濤》。
磨鉛
亦作“ 磨鈆 ”。1.磨研鉛粉涂抹誤字。謂勤于校訂或撰述。 唐 黃滔 《與刑部鄭郎中啟》:“比者伏蒙曲念虛蕪,榮流咳唾,誨以磨鈆未至,刻楮非工?!?宋 曾鞏 《伯常少留別業(yè)寄詩索酒因以奉報(bào)》詩:“多情置驛邀佳客,好事磨鈆勘舊經(jīng)?!?/p>
(2).自謙詞。鉛,鉛刀,指鈍刀,比喻低劣的才能。 唐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磨鉛不霑用,彈鋏欲誰申?” 唐 錢起 《縣內(nèi)水亭晨興聽訟》詩:“磨鉛辱利用,策蹇愁前程。” 宋 曾鞏 《英宗實(shí)錄院謝賜御筵表》:“甫磨鉛而就職,遽置醴以均恩。”
朱翌名句,題校書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