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毗盧印,坐衲僧舌
出自宋代釋宗杲《長(zhǎng)靈舊和尚贊》:
厚重如山,嚴(yán)冷似鐵。
破毗盧印,坐衲僧舌。
泊出靈源,源清流徹。
指矅靈寒,呼顧兔熱。
謂此是長(zhǎng)靈眼中重著屑,謂此非長(zhǎng)靈知君猶未瞥。
是耶非耶,俱為剩說(shuō)。
真耶,水中捉月。
而今要見這老人,剔起眉毛須辨別。
嘉州在像吃一槌,陜府鐵牛流出血。
注釋參考
毗盧
(1).佛名。 毗盧舍那 (亦譯作 毘盧遮那 )之省稱。即 大日如來(lái) 。一說(shuō),法身佛的通稱。 宋 蘇轍 《夜坐》詩(shī):“知有 毗盧 一逕通,信腳直前無(wú)別巧?!?/p>
(2).見“ 毗盧帽 ”。
衲僧
和尚,僧人。 唐 黃滔 《上李補(bǔ)闕》詩(shī):“諫草封山藥,朝衣施衲僧。” 元 薩都剌 《江城玩雪》詩(shī):“舟子迷歸寒浦外,衲僧疑在白云間?!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況自此再三十年, 京 已壽登耄耋,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為衲僧耶?”
釋宗杲名句,長(zhǎng)靈舊和尚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