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庭已頓顙,五嶺盡來王
出自唐代李嶠《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爾而作》:
奉詔受邊服,總徒筑朔方。
驅(qū)彼犬羊族,正此戎夏疆。
子來多悅豫,王事寧怠遑。
三旬無愆期,百雉郁相望。
雄視沙漠垂,有截北海陽。
二庭已頓顙,五嶺盡來王。
驅(qū)車登崇墉,顧眄凌大荒。
千里何蕭條,草木自悲涼。
憑軾訊古今,慨焉感興亡。
漢障緣河遠,秦城入海長。
顧無廟堂策,貽此中夏殃。
道隱前業(yè)衰,運開今化昌。
制為百王式,舉合千載防。
馬牛被路隅,鋒鏑銷戰(zhàn)場。
豈不懷賢勞,所圖在永康。
王事何為者,稱代陳頌章。
注釋參考
二庭
(1).兩個王庭。(1) 東漢 時指 南匈奴 與 北匈奴 。 東漢 建武 二十四年, 匈奴 左賢王 蒲奴 立為單于,右薁鞬日逐王 比 不得立,乃率部南依 漢 ,自立為單于, 匈奴 遂有南北之分?!逗鬂h書·南匈奴傳論》:“其后 匈奴 爭立,日逐來奔……於是 匈奴 分破,始有南北二庭焉。”(2) 唐 代指 西突厥 分裂后的南北二部。 咄陸 可汗建庭于 鏃曷山 西,謂之北庭; 乙毗沙缽羅葉護 可汗建庭于 雖合水 北,謂之南庭。見《新唐書·突厥傳下》。 唐 駱賓王 《夕次蒲類津》詩:“二庭歸望斷,萬里客心愁?!?/p>
(2).第二家門庭。謂再嫁?!杜f唐書·列女傳序》:“ 共姜 之誓,不踐二庭?!?明 無名氏 《玉環(huán)記·逼女更夫》:“婦女不踐二庭,夫在安可再嫁!”
頓顙
屈膝下拜,以額角觸地。多表示請罪或投降?!秶Z·吳語》:“ 句踐 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及於難至,然后頓顙,雖有智者,又不能圖?!?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司道·監(jiān)司創(chuàng)勢家》:“長公為郡伯者,日扶服頓顙於邑令, 禾郡 為諺曰:‘有眼不曾見,太守跪知縣?!?/p>
五嶺
五嶺 (wǔlǐng) 指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廣西、廣東北部交界處的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 the Five Ridges來王
指古代諸侯定期朝覲天子。《書·大禹謨》:“無怠無荒,四夷來王?!?孔 傳:“言天子常戒慎無怠惰荒廢,則四夷歸往之。”《南齊書·蕭赤斧傳》:“ 世祖 嗣興,增光前業(yè),云雨之所沾被,日月之所出入,莫不舉踵來王,交臂納貢?!?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修文德以服遠人,來享來王著其效?!?/p>
李嶠名句,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爾而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無盡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