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長安灞水,盡是三槐風(fēng)月,好奉板輿游
出自宋代劉過《水調(diào)歌頭》:
文采漢機軸,人物晉風(fēng)流。
丈夫有此,便可談笑覓封侯。
試問湘南水石,今古閱人多矣,曾見此公不。
名姓出天上,聲譽塞南州。
斬樓蘭,擒頡利,志須酬。
青衫何事,猶在楚尾與吳頭。
聞道長安灞水,盡是三槐風(fēng)月,好奉板輿游。
此曲為君壽,為我喚歌喉。
注釋參考
聞道
(1).領(lǐng)會某種道理?!墩撜Z·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唐 韓愈 《師說》:“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明 李贄 《卓吾論略》:“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雖萬里可也。”
(2).聽說。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四:“聞道 長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李木庵 《東山吟》:“聞道時危黨錮急,傷心不許問家國。”
長安
[Chang'an]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詳細(xì)解釋(1).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東漢 獻(xiàn)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漢 末綠林、赤眉, 唐 末 黃巢 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號 大興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南、西一帶。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 長安 有貧者?!?清 龔自珍 《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 馮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 長安 游?!?/p>
盡是
盡是 (jìnshì) 到處是,很多很多 full of 這兒盡是石頭三槐
(1).相傳 周 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天子時,面向三槐而立。后因以三槐喻三公?!吨芏Y·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晉 葛洪 《抱樸子·備闕》:“故 姜牙 賣魚無所售而見師於 文 武 ; 蔣生 憒慢於百里而獨步於三槐。”《陳書·周迪傳》:“位等三槐,任均四岳?!?明 王世貞 《鳴鳳記·花樓春宴》:“四美二難真際會,九棘三槐盡我儔?!?清 錢謙益 《祖九詔》:“蔚矣三槐之事業(yè),再世有聞?!?/p>
(2). 宋 王祐 嘗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焙笃渥?旦 果入相,天下謂之三槐 王氏 。見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八。世因以“三槐”為 王氏 之代稱。
風(fēng)月
風(fēng)月 (fēngyuè) 本指清風(fēng)明月 gentle breeze and bright moonlight 初秋涼夕,風(fēng)月甚美。——《南史·褚彥回傳》 男女情愛 matters concerning a love;seductive arts of a woman 如今長大了,漸知風(fēng)月?!都t樓夢》板輿
(1).古代一種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為老人乘坐?!稘h書·王莽傳下》“朝見挈茵輿行” 顏師古 注引 晉 晉灼 曰:“豈今之板輿而鋪茵乎?” 唐 高彥休 《唐闕史·李丞相特達(dá)》:“蹇驢村僕,不得與鳴珂武衛(wèi)者較進(jìn)……伺板輿出,拜於道左?!?清 魏源 《客懷》詩之六:“地平如板輿,天覆如穹廬。”
(2). 晉 潘岳 《閑居賦》:“太夫人乃御板輿,升輕軒,遠(yuǎn)覽王畿,近周家園。”后因以代指官吏在任迎養(yǎng)父母之詞。 唐 岑參 《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詩:“榮祿上及親,之官隨板輿?!?元 薩都剌 《題劉山長雪夜板輿圖》詩:“板輿行樂處,鶴髮儘鬖鬖。人子誰無母, 劉 家獨有男?!?清 黃宗羲 《工部郎中姜公夫人錢氏祔葬墓志銘》:“令子京兆 希轍 ,孝愛之德聞於天下,板輿所至,讌喜相從?!?/p>
劉過名句,水調(diào)歌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