儻容分席地,便此卜幽棲
出自宋代釋文珦《建溪青玉峽云際寺》:
飛瀑掛晴霓,山門對(duì)小溪。
曉行青玉峽,時(shí)聽白猿啼。
野竹樊蕉徑,修桐間茗畦。
儻容分席地,便此卜幽棲。
注釋參考
席地
席地 (xídì) 古人在地上鋪席用來坐、臥,現(xiàn)泛指坐、臥在地上 on the ground 席地而坐幽棲
(1).幽僻的棲止之處。 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羇人感幽棲,窅映轉(zhuǎn)奇絶?!?宋 范仲淹 《與孫元規(guī)書》:“肺疾未愈,賴此幽棲,江山照人,本無他望,以此為多?!?明 練子寧 《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詩:“上有 梅仙 采藥之幽棲,下有 蕭云 讀書之故基?!?/p>
(2).隱居?!端螘る[逸傳·宗炳》:“ 南陽 宗炳 、 雁門 周續(xù)之 ,并植操幽棲,無悶巾褐,可下辟召,以禮屈之。” 唐 白居易 《與僧智如夜話》詩:“懶鈍尤知命,幽棲漸得朋。” 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這確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棲之所。”
釋文珦名句,建溪青玉峽云際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