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欲逃官責(zé),何暇收民譽(yù)
出自宋代宋祁《寫懷寄獻(xiàn)樞密太尉》:
仆本草茅人,守植自有素。
偶與力運偕,牽絲及榮路。
矢將保獨行,安敢邀詭遇。
朝躋綠霧閣,夕舍金馬署。
鷃志屈鴻翼,珉質(zhì)謝瑤圃。
內(nèi)省實空虛,焉得久留處。
悟非不必老,斑領(lǐng)況云屢。
竟獲一麾來,果此避賢趣。
載以朱轓車,佩以銀符兔。
君寵寄華冕,癯丑不成惡。
淮郡梁楚交,刀筆紛民務(wù)。
粗欲逃官責(zé),何暇收民譽(yù)。
平生覯宗工,亟為拯淪誤。
慚負(fù)知己言。
遂貽越鄉(xiāng)慮。
何圖霄與泥,肯問簪與屢。
辛勤風(fēng)波事,尺牘奚能訴。
代馬愁南嘶,鷓鴣憎北翥。
所戀明主恩,未理歸田馭。
注釋參考
官責(zé)
官吏應(yīng)負(fù)的責(zé)任?!度龂尽な裰尽むS正傳》:“雖時獻(xiàn)一策,偶進(jìn)一言,釋彼官責(zé),慰此素飱,固未能輸竭忠款,盡瀝胸肝,排方入直,惠彼黎元,俾吾徒草鄙并有聞焉也?!?/p>
何暇
(1).哪里有閑暇。 三國 魏 韋曜 《博弈論》:“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養(yǎng);其在朝也,竭命以納忠。臨事且猶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躭?”
(2).引申為哪里談得上。《莊子·人間世》:“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譬之種樹,久則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葉,若造次徙於山林之中,植於宮闕之下,雖壅之以黑墳,暖之於春日,猶不救於枯槁,何暇繁育哉?” 晉 盧諶 《贈崔溫》詩:“茍云免罪戾,何暇收民譽(yù)?”
(3).猶豈但?!蛾套哟呵铩?nèi)篇諫上十八》:“今君嗜酒而并于樂,政不飾而寬于小人,近讒好優(yōu),惡文而疏圣賢人,何暇在慧!茀又將見矣?!?吳則虞 集釋引 于鬯 云:“何暇,語助,若言‘豈但’?!?漢 劉向 《新序·雜事》:“ 孟嘗君 曰:‘先生老矣……’ 楚丘先生 曰:‘噫!將我而老乎?噫!將使我追車而赴馬乎?投石而超距乎!逐麋鹿而搏豹虎乎?吾已死矣,何暇老哉!’”
民譽(yù)
(1).民眾所稱譽(yù)的人。《左傳·成公十八年》:“凡六官之長,皆民譽(yù)也?!薄吨軙び谝韨鳌罚骸捌渌茫悦褡u(yù)也,時論僉謂得人。”
(2).民眾的稱譽(yù)。 晉 盧諶 《贈崔溫》詩:“茍云免罪戾,何暇收民譽(yù)?!?宋 王安石 《度支員外郎李壽朋改開封府推官制》之二:“姑往佐之,以永民譽(yù)?!?清 錢謙益 《瞿五丈星卿挽詞》之二:“少年民譽(yù)已清流,晚節(jié)孤風(fēng)更寡儔?!?/p>
宋祁名句,寫懷寄獻(xiàn)樞密太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