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棣《再用前韻三首》:
刺頭底事向膠盆,沉湎應從通率論。
人世百年都是夢,醉鄉(xiāng)四達總無門。
顛狂自索形骸外,酣適寧知禮法存。
日飲亡何真得計,袁絲由此脫全渾。
注釋參考
日飲亡何
每天飲酒,不過問其他的事情。語出《漢書·爰盎傳》:“南方卑溼, 絲 能日飮,亡何,説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脫”。 顏師古 注:“無何,言更無餘事”。 宋 辛棄疾 《玉蝴蝶·叔高書來戒酒用韻》詞:“算從來、人生行樂,休更説、日飲亡何?!币嘧鳌?日飲無何 ”。 宋 蘇軾 《趙既見和復次韻答之》:“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飲無何足 袁盎 ?!?/p>成語解釋每天飲酒,不過問其它的事情。日飲亡何出處語出《漢書·爰盎傳》:“南方卑濕,絲能日飲,亡何,說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脫”。顏師古注:“無何,言更無馀事”。使用例句宋·辛棄疾《玉蝴蝶·叔高書來戒酒用韻》詞:“算從來,人生行樂,休更說、
得計
[succeed in one's scheme] 計謀獲得成功
奪取對政府的控制權的陰謀得計
詳細解釋(1).契合心意?!肚f子·徐無鬼》:“於蟻棄知,於魚得計,於羊棄意?!?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云:“蟻得水則死,魚得水則生,羊得水則病?!?郭慶藩 集釋引 郭嵩燾 曰:“魚相忘於江湖……故曰於魚得計?!?/p>
(2).計策得當?!俄n非子·說難》:“貴人或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説者與知焉,如此者身危?!?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終制》:“今雖混一,家道罄窮,何由辦此奉營資費?且 揚都 污毀,無復孑遺,還被下濕,未為得計?!?唐 韓愈 《送靈師》詩:“投身豈得計,性命甘徒捐?” mao{1~1}澤{1*1}東 《整頓黨的作風》:“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學態(tài)度辦事的人,自以為得計,自以為很聰明,其實都是最蠢的,都是沒有好結果的?!?/p>
(3).謂計謀得以實現(xiàn)?!段饔斡洝返谄呶寤兀骸皡s説那老魔吞了 行者 ,以為得計,徑回本洞?!?/p>
由此
由于如此;因而;從這里;從此。
例句: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全渾
完整;渾然一體。 宋 蘇軾 《惠守詹君見和復次韻》詩:“已破誰能惜甑盆,頽然醉里得全渾?!?/p>
陳棣名句,再用前韻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