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馮尊師《蘇武慢》:
絕粒停廚,餐霞飲露,返照自然相制。
鉛生五彩,汞發(fā)三光,方顯大丹苗裔。
開啟朱扉,躍出金烏,飛入玉蟾宮里。
把陰陽、交會神爐,烹就浩然真體。
虛無內(nèi)、紫氣盤旋,玄珠閃鑠,射透混成宗睿。
忘機(jī)修道,隱跡求仙,常默心無凋弊。
貪戀榮華,誤了赫赫神丹,恣情拋棄。
有人人識道,專精謹(jǐn)守,決然超彼。
注釋參考
忘機(jī)
忘機(jī) (wàngjī) 指沒有巧詐的心思,與世無爭 hold oneself aloof from the world 陶然忘機(jī)修道
(1).猶行道,謂實(shí)踐某種原則或思想?!秾O子·形》:“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南史·袁粲傳》:“混其聲跡,晦其心用……修道遂志,終無得而稱焉。”
(2).特指道家修煉以求成仙。 漢 王充 《論衡·道虛》:“夫修道求仙,與憂職勤事不同?!?/p>
(3).指學(xué)習(xí)、實(shí)行宗教教義。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一人修道,濟(jì)度幾許蒼生?免脫幾身罪累?幸熟思之!”《警世通言·金明池吳清逢愛愛》:“ 皇甫 真人已知斬妖劍不靈,自去入山修道去了?!?/p>
(4).遵循某種原則、規(guī)律?!豆茏印ふ馈罚骸敖袷谷司心娌恍薜?,誅殺不以理,重賦斂,竭民財(cái)……財(cái)竭則不能無侵奪?!?/p>
隱跡
見“ 隱跡 ”。
亦作“隱蹟”。隱藏蹤跡。指隱居。《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郭玉》:“弟子 程高 尋求積年,翁乃授之。 高 亦隱跡不仕?!?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bǔ)編·葉法善》:“汝當(dāng)輔我 睿宗 及 開元 圣帝,未可隱跡山巖,以曠委任。” 王西彥 《靜水里的魚》:“哪里能夠了解另一個隱跡山林的人的心境呢?”
求仙
求仙 (qiúxiān) 求訪仙人或仙方 seek gods 求仙問卜 祝求神仙 pray to gods for blessing凋弊
凋敝?!度龂尽の褐尽ばl(wèi)覬傳》:“當(dāng)今千里無煙,遺民困苦,陛下不善留意,將遂凋弊,不可復(fù)振。”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敘不遇》:“郡中凋弊,無以迎逢大賢。” 宋 蘇軾 《論役法差雇利害起請畫一狀》:“若還付有司,則出納之吝,必?zé)o成議,日復(fù)一日,農(nóng)民凋弊,所憂不小?!薄冻蹩膛陌阁@奇》卷九:“今日見別人的女兒,多與了富貴之家,反是他女婿家里凋弊了,好生不服氣,一心要悔這頭親事?!?茅盾 《子夜》二:“世界產(chǎn)業(yè)凋弊,廠經(jīng)跌價(jià)!”參見“ 凋敝 ”。
馮尊師名句,蘇武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