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徐彥伯《比干墓》:
大位天下寶,維賢國之鎮(zhèn)。
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頹胤。
山鳴鬼又哭,地裂川亦震。
媟黷皆佞諛,虔劉盡英雋。
孤卿帝叔父,特進(jìn)貞而順。
玉床逾皓潔,銅柱方歊焮。
奉國歷三朝,觀竅明一瞬。
季代猖狂主,蓄怒提白{1-1}刃。
之子彌忠讜,憤然更勇進(jìn)。
撫膺誓隕越,知死故不吝。
已矣竟剖心,哲婦亦同殉。
驪龍暴雙骨,太岳摧孤仞。
周發(fā)次商郊,冤骸悲莫?dú)悺?br>鋒劍剿遺孽,報(bào)復(fù)一何迅。
駐罕歌淑靈,命徒封旅櫬。
自爾銜幽酷,于嗟流景駿。
丘墳被宿莽,壇戺緣飛磷。
貞觀戒北征,維皇念忠信。
荒墳護(hù)草木,刻桷吹煨燼。
代遠(yuǎn)恩更崇,身頹名益振。
帝詞書樂石,國饌羅芳釁。
偉哉烈士圖,奇英千古徇。
注釋參考
奉國
獻(xiàn)身為國。《北史·裴佗傳》:“ 裴矩 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朕未發(fā), 矩 輒以聞,自非奉國,孰能若是。”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huì)同 漢 京?!?李善 注:“三朝,歲首朔日也?!薄稘h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顏師古 注:“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shí)節(jié)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p>
(3).舊時(shí)婚后或出生后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并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游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huì)》:“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p>
(1).外朝、內(nèi)朝、燕朝。《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注:“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nèi)朝二。內(nèi)朝之在路門內(nèi)者或謂之燕朝?!?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nèi)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nèi)f民於宮中。內(nèi)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nèi),蓋內(nèi)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p>
(2).指前后三代君主統(tǒng)治的時(shí)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唐 李遠(yuǎn) 《贈(zèng)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宋 蘇軾 《題永叔會(huì)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p>
一瞬
一瞬 (yīshùn) 瞬間,一剎那 in the twinkling of a eye徐彥伯名句,比干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