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梅堯臣《觀何君寶畫》:
燕馬易畫,吳牛難圖。
馬骨隱細牛骨麤,馬毛厚密牛毛疏。
麤疏必辨別,細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筆,能出韓干徒。
干馬精神在韁勒,嵩牛怒斗無牽拘。
昨日何家觀小軸,絹雖破爛色不渝。
二頭相觸角競掎,前腳如跪后腳舒。
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寫盡蹄腕殊。
一勝一敗又苦似,勝者很逐敗者趨。
卷窮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書。
尚書國初人,愛畫收幾廚。
買時不惜金與帛,帛載牛車錢載驢。
后世兒孫不能保,賣人窮市無須臾。
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錢酬直皆笑愚。
四牛遂為何氏有,裝背入眼天下無。
坐中吾儕趣已異,又喜玄女傳兵符。
此本實稱閻令畫,下筆簡細容顏姝。
三人鬼狀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黃帝中間蔭葩蓋,霞扇錯玳旌擁朱。
冠服難知歲月遠,但見儀衛(wèi)森清都。
復(fù)觀鹿臺{1*1}獨夫受,妲己不笑何由娛。
酒池肉林騎行炙,剖心斮脛堪悲吁。
數(shù)幅吳王宴西子,彩舟張樂當姑蘇。
宮娥數(shù)百簇高下,鬒髻一一紅芙蕖。
黛峰細浪得平遠,前對洞庭傍太湖。
商紂夫差可垂誡,歷世傳翫參盤盂。
雕鷹草木不足記,特詠此事心何如。
注釋參考
差可
猶尚可。勉強可以。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人問撫軍:‘ 殷浩 談竟何如?’答曰:‘不能勝人,差可獻酬羣心?!?/p>
垂誡
見“ 垂戒 ”。
歷世
(1).歷代,過去的各個朝代。 漢 班固 《答賓戲》:“賓又不聞 和 氏之璧韞於 荊 石; 隨侯 之珠藏於蚌蛤乎!歷世莫眡,不知其將含景曜,吐英精,曠千載而流光也?!?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 唐 興,官學(xué)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 明 張居正 《請裁定宗藩事例疏》:“擅婚庶人,名糧止給五十石,而罪宗庶人,乃得七十餘石,又歷世不減,此恩紀失倫,亦事例之未妥者也。”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失文明之神旨,先以消耗,終以滅亡,歷世精神,不百年而俱盡矣。”
(2).累世。謂經(jīng)過幾代。 漢 張衡 《東京賦》:“銘勛彝器,歷世彌光。”《后漢書·張純傳》:“ 純 在朝歷世,明習(xí)故事?!?/p>
傳翫
見“ 傳玩 ”。
盤盂
亦作“ 盤杅 ”。圓盤與方盂的并稱。用于盛物。古代亦于其上刻文紀功或自勵。《戰(zhàn)國策·趙策一》:“昔者,五國之王,嘗合橫而謀伐 趙 ,參分 趙國 壤地,著之盤盂,屬之讎柞?!?吳師道 補正:“言其日見而不忘。”《韓非子·大體》:“豪杰不著名於圖書,不録功於盤盂,記年之牒空虛?!薄逗鬂h書·崔駰傳》:“遠察近覽,俯仰有則,銘諸幾杖,刻諸盤杅?!?李賢 注:“杅亦盂也?!?晉 潘尼 《乘輿箴》:“雖以 堯 、 舜 、 湯 、 武 之盛,必有誹謗之木,敢諫之鼓,盤杅之銘,無諱之史?!?唐 司空圖 《解縣新城碑》:“竊惟自古恢揚盛業(yè),激贊宏圖,朝則帶礪傳盟,家則盤盂著誓,必資麟筆,共振鯨鐘。” 章炳麟 《正仇滿論》:“戊戌百日之新政,足以書於盤盂,勒於鐘鼎?!?/p>
槃盂:盤與盂。盛水和盛食物的器皿。古代常將銘言或功績刻于盤盂,以為法鑒。《墨子·尚賢下》:“書之竹帛,琢之槃盂,傳以遺后世子孫。”《呂氏春秋·慎勢》:“功名著乎盤盂,銘篆著乎壺鑑?!?漢 王充 《論衡·亂龍》:“ 楚 葉公 好龍,墻壁槃盂皆畫龍?!?/p>
梅堯臣名句,觀何君寶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