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分折腰營五斗,恐因折臂作三公
出自宋代虞儔《除日失步詩以自解》:
雙腳平生不踏空,誰教仰面看飛鴻。
娛親正要同萊子,爛醉何曾過阿戎。
已分折腰營五斗,恐因折臂作三公。
妻孥不用間惆悵,得失從來塞上翁。
注釋參考
折腰
折腰 (zhéyāo) 彎腰行禮,現(xiàn)引申作“傾倒”意 bow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猰ao{1~1}澤{1*1}東《沁園春·雪》 屈身事人 debase oneself 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骸?蕭統(tǒng)《文選·陶淵明傳》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啤?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五斗
(1).見“ 五斗米 ”。
(2).即五星?!饵S庭內(nèi)景經(jīng)·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煥明是七元?!?梁丘子 注:“五斗,五星;七元,北斗也?!眳⒁姟?五星 ”。
三公
(1).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周 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币徽f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西漢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為三公, 東漢 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見《通典·職官一》。
(3).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但已非實職。
(4).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見《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5).星名?!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爸袑m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張守節(jié) 正義:“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變出陰陽,主佐機(jī)務(wù)?!薄稌x書·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diào)七政,和陰陽之官也?!?/p>
虞儔名句,除日失步詩以自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