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無性命憂,艱難愈同情
出自宋代戴表元《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
德孤誰愿高,氣寒誰愿清。
斯文鄒魯來,壈坎勞其生。
豈無性命憂,艱難愈同情。
如何及門士,亦作胡越聲。
注釋參考
無性
佛教語。一切諸法無實體,謂之“無性”。 唐 皎然 《妙喜寺賦得夜磬送呂評事》:“幽僧悟真定,歸客忘遠別,寂歷無性中,真聲何起滅?” 宋 蘇軾 《方丈記》:“地獄天宮,同為浄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艱難
艱難 (jiānnán) 艱苦困難 hard;difficult 歷艱難險巇。——孫文《 序》 漫長而艱難的行軍同情
同情 (tóngqíng) 在感情上對別人的遭遇產(chǎn)生共鳴 sympathize with;show sympathy for;compassion 同情朋友的困境 同一性質(zhì);實質(zhì)相同 same nature 參名異事,通一同情?!俄n非子》 同心,一心 with one heart 四海已定,兆民同情?!逗鬂h書》 同謀;亦指同謀者,同伙 conspire;accomplice 執(zhí)作同情戴表元名句,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