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挽李秀巖二首》:
獲麟以后更休論,化鶴而歸亦浪言。
過眼忽看遺老傳,終身不及長公門。
山房惜未從公擇,書局聞曾擬道原。
六合茫茫千載遠(yuǎn),些成無路可招魂。
注釋參考
山房
(1).山中的房舍?!缎绿茣だ畹略鳌罚骸坝职磳僦莘墙?jīng)祠者,毀千餘所,撤私邑山房千四百舍,寇無所廋蔽。” 宋 劉克莊 《木蘭花慢·又送鄭伯昌》詞:“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p>
(2).山中的寺宇。 唐 溫庭筠 《宿白蓋峰寺》詩:“山房霜?dú)馇?,一宿遂平生?!?宋 蘇軾 《宿臨安凈土寺》詩:“明朝入山房,石鏡炯當(dāng)路。”
(3).山中的書室?!端问贰だ畛鳌罚骸吧僮x書 廬山 白石僧舍 。既擢第,留所抄書九千卷,名舍曰 李氏山房 ?!?清 陳衍 《元詩紀(jì)事·李孟》:“君辭歸,筑山房,摘 李公 詩語為扁名?!?/p>
未從
(1).不聽從,不順從?!侗饼R書·文苑傳·樊遜》:“故王者之治,務(wù)先禮樂,如有未從,刑書乃用,寬猛兼設(shè),水火俱陳。”
(2).猶未曾?!都t樓夢》第八四回:“ 薛姨媽 把手絹?zhàn)硬蛔〉夭裂蹨I,未從説,又嘆了口氣。”《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只見他滿臉堆歡,不慌不忙,未從開口,先將身子往西一探,向那西間的南炕叫了一聲‘ 安公子 ’?!眳⒁姟?未曾 ”。
書局
(1).官府編書的機(jī)構(gòu)。亦以稱其官吏。 宋 司馬光 《進(jìn)<資治通鑒>表》:“陛下俯從所欲,曲賜容養(yǎng),差判 西京 ,留司御史臺。及提舉 嵩山 崇福宮 ,前后六任,仍聽以書局自隨,給之祿秩,不責(zé)職業(yè)?!?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先祖讀之大喜,以謂句句著題,薦之于時相 何清源 ,即除書局?!?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時帆之吝》:“ 法時帆 祭酒與予交最篤,計(jì)論天下事,頗識窾要,屢領(lǐng)書局,考證詳明。”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十:“內(nèi)閣中書掛數(shù)珠,自 嚴(yán)侍讀 長明 始。 嚴(yán) 官中書時,充方畧館官,以書局在內(nèi)廷,例許掛珠也?!?/p>
(2).官立刊印書籍的機(jī)構(gòu)。 清 同治 年間,各地先后成立書局,如 江蘇 金陵書局等。參閱 葉德輝 《書林清話·古今刻書人地之變遷》。后書店或出版社亦有稱書局者。如:中華書局。
劉克莊名句,挽李秀巖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