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 列子及其弟子《列子·黃帝》:
摘自《列子·黃帝》
解釋:死亡、生存、驚恐、懼怕等觀念都侵入不到他的心中,因而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害怕。
原文摘要:
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則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夫得是而窮之者,得而正焉?彼將處乎不深之度,而藏乎無端之紀,游乎萬物之所終始。壹其性,養(yǎng)其氣,含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無郤,物奚自入焉?夫醉者之墜于車也,雖疾不死。骨節(jié)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弗知也,墜亦弗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是故忤物而不懾。彼得全于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物莫之能傷也?!绷杏転椴锜o人射,引之盈貫,措杯水其肘上,發(fā)之,鏑矢復(fù)沓,方矢復(fù)寓。當是時也,猶象人也。伯昏無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當與汝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進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無人曰:“夫
注釋參考
死生
(1).死亡和生存?!兑住だM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説。”《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今死生榮辱,貴賤尊卑,此時不再至,愿公詳計而無與俗同?!?宋 蘇軾 《題文與可墨竹》詩:“誰云死生隔,相見如 龔 隗 ?!?/p>
(2).猶言盈虧、消長?!秾O子·虛實》:“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長短,月有死生?!?/p>
(3).殺生?!秶Z·越語下》:“死生因天地之刑?!?韋昭 注:“死,殺也。”
(4).偏義復(fù)詞。指生命。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馬》詩:“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p>
(5).偏義復(fù)詞。指死亡。 唐 高適 《燕歌行》:“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宋 蘇軾 《侄安節(jié)遠來夜坐》詩之二:“畏人默坐成癡鈍,問舊驚呼半死生?!?/p>
驚懼
驚懼 (jīngjù) 驚慌恐懼 panic; frightened 敵軍驚懼紛紛逃竄是故
是故 (shìgù) 因此;所以 consequently;therefore 是故燕雖小國而后忙,斯用兵之效也?!?宋· 蘇洵《六國論》忤物
觸犯人;與人不合。《魏書·文苑傳·邢昕》:“ 昕 好忤物,人謂之牛?!?金 王若虛 《復(fù)之純<交說>》:“狂生既以《交説》規(guī)慵夫,己尋以忤物獲罪,杜門索居,將無意於世。” 明 方孝孺 《葉友直處士像贊》:“不嶢嶢以忤物,不汩汩以阿世。”
列子及其弟子名句,列子·黃帝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