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之道門歸,了此物我情
出自唐代韋應(yīng)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鑿崖泄奔湍,古稱神禹跡。
。
夜喧山門店,獨(dú)宿不安席。
。
水性自云靜,石中本無聲;。
如何兩相激,雷轉(zhuǎn)空山驚?。
貽之道門歸,了此物我情。
注釋參考
道門
(1).入道的門徑。 漢 嚴(yán)遵 《道德指歸論·上士聞道》:“靜為虛戶,虛為道門,泊為神本,寂為和根。”
(2).指道家或道教。 漢 焦贛 《易林·夬之巽》:“恬淡無患,游戲道門,與神來往,長樂以安?!?唐 王維 《過太乙觀賈生房》詩:“謬以道門子,徵為驂御臣?!?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卷二:“道士 李壽儀 , 卭州 人,宗 張簡卿 筆法,多畫道門尊像。” 李叔還 《<道教大詞典>編纂說明》:“然至今日,道門人士,對於教義旨要,道學(xué)名詞,道教玄理,事物名稱等,多尚不解其義。”
(3).指寺觀。 明 張羽 《僧居寒夜》詩之一:“山木蕭條啼鳥歇,道門清浄俗人稀。” 王闿運(yùn) 《衡州西禪寺碑》:“望道門而詢遠(yuǎn)近,入精舍而嘆清修?!?/p>
(4).舊時的一些封建迷信組織。 周立波 《諸葛亮?xí)罚骸?小劉 忙說道:‘咱們得時刻留心,抓了這些,說不定還有。碰到形跡可疑的人,得趕緊報告。他們鬧一貫道,什么道門的,都是遮眼法?!?/p>
物我
彼此,外物與己身。《列子·楊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張綽<雜述>》:“物我俱忘懷,可以狎鷗鳥?!?明 沉鯨 《雙珠記·月下相逢》:“ 孔 門之樂,不拘物我,相與少敘,料無不可?!?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們是沒有物我的區(qū)分,沒有國族的界別?!?/p>
韋應(yīng)物名句,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