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鄭*《金縷衣》
秋半紅橋路。是曾孫、幾塵夙幸,此生奇遇。天上人間同宴集,仙樂風飄處處。遍紛郁、非煙非霧。光近玉皇顏咫尺,共歡呼、鰲*霞觴舉。高會散,碧云暮。至今瑞鶴猶能舞。幾千年、同亭祠下,賽神簫鼓。再拜乞靈三奠酒,小駐霓旌容與。半隱約、如傳好語。為送維魚來入夢,向龍?zhí)丁r灑紛紛雨。齊和曲,踏歌去。
注釋參考
齊和
(1).使食物的滋味調(diào)和適口。 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庖宰烹殺胎卵,煎炙齊和,窮極五味?!?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臣請譬之以五味, 管仲 善斷割之, 隰明 善煎熬之, 賓胥無 善齊和之,羹以熟矣,奉而進之,而君不食,誰能彊之?”《禮記·少儀》“凡齊執(zhí)之以右居之以左” 漢 鄭玄 注:“齊,謂食羹醬飲有齊和者也?!?孔穎達 疏:“凡齊者,謂以鹽梅齊和之法?!?/p>
(2).指作料、藥物等的劑量。《淮南子·本經(jīng)訓》:“煎熬焚炙,調(diào)齊和之適,以窮 荊 吳 甘酸之變?!薄稘h書·藝文志》:“度箴石湯火所施,調(diào)百藥齊和之所宜?!?/p>
踏歌
踏歌 (tàgē) 傳統(tǒng)的群眾歌舞形式。古代很多民族都有。共同的特征是集體性,參加者圍成圓圈或排列成行,互相牽手或搭肩,上身動作不多,主要是腳下的舞步變化,邊歌邊舞 Ta-ge, singing and dancing at once鄭*名句,金縷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