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皇甫冉《送薛判官之越》:
時(shí)難自多務(wù),職小亦求賢。
道路無辭遠(yuǎn),云山并在前。
樟亭待潮處,已是越人煙。
注釋參考
樟亭
古地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為觀潮勝地。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揮手 杭越 間, 樟亭 望潮還?!?明 高濂 《玉簪記·命試》:“ 樟亭 風(fēng)露不慣游,河橋車馬當(dāng)先后?!?/p>
待潮
等待漲潮。 五代 李珣 《南鄉(xiāng)子》詞:“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聽猩猩啼瘴雨?!?明 高啟 《送葉卿還隴西公幕兼簡(jiǎn)周軍咨》詩:“投驛暮山燈照葉,待潮秋渡棹粘沙。”
越人
(1).疏遠(yuǎn)的人。《商君書·修權(quán)》:“故 堯 舜 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為天下位天下也。論賢舉能而傳焉,非疏父子親越人也,明於治亂之道也?!?宋 蘇洵 《兵制》:“及於 五代 , 燕 帥 劉守光 又從而為之,黥面湼手之制,天下遂以為常法,使之判然不得與齊民齒,故其人益復(fù)自棄,視齊民如越人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以天潢貴胄之近,而漠然如越人之視,亦可謂無心肝人矣?!?/p>
(2). 戰(zhàn)國 時(shí)名醫(yī) 扁鵲 名?!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 扁鵲 ……姓 秦 氏,名 越人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故 越人 見 齊桓 不振之徵於未覺之疾, 箕子 識(shí) 殷 人 鹿臺(tái) 之禍,於象箸之初?!?宋 蘇軾 《和劉道原詠史》:“ 吳 客漫陳《豪士賦》, 桓侯 初笑 越人 方?!?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海石》:“久不晤,豈精 越人 術(shù)耶?”
皇甫冉名句,送薛判官之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