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連文鳳《酬高景仁見寄》:
憶昔郵亭奉別裾,不知別后意何如。
夕陽樹外煙塵隔,明月河邊笑語疏。
客路驚回飛去夢,天風(fēng)吹落寄來書。
西湖莫問殘春色,且好白茅山下居。
注釋參考
客路
(1).指外鄉(xiāng)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莊失路》詩:“月照煙花迷客路,蒼蒼何處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倫 《江干》詩:“予生何濩落,客路轉(zhuǎn)辛勤。楊柳牽愁思,和春上翠裙?!?宋 蘇軾 《次韻孫巨源見寄》之三:“應(yīng)知客路愁無奈,故遣吟詩調(diào) 李陵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漲》詩:“客路由來但喜晴,山湥何況舟更行?!?明 徐熥 《寄弟》詩:“春風(fēng)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當(dāng)春?!?/p>
天風(fēng)
風(fēng)。風(fēng)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fēng),海水知天寒。”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天風(fēng)吹旛旂?!?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fēng),直上青霄?!?郭沫若 《哀時古調(diào)》九:“天風(fēng)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p>
來書
來信。 唐 杜甫 《別常徵君》詩:“各逐萍流轉(zhuǎn),來書細(xì)作行?!?宋 朱熹 《答汪子卿書》:“竊味來書所引《論語》數(shù)條,言仁甚悉,而所論反復(fù)亦不為不詳?!?/p>
連文鳳名句,酬高景仁見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