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孫樵《何易于挽舟》:
何易于嘗為益昌令,縣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
刺史崔樸嘗乘春自上游,多從賓客歌酒。
泛舟東下,直出益昌旁。
至則索民挽舟。
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
刺史驚問狀,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
易于為縣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
”刺史與賓客跳出舟,偕騎還去。
注釋參考
則索
只好;須得。 元 關漢卿 《新水令》套曲:“等多時不見來,則索獨立在花陰下?!?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我和他乍相逢記不真嬌模樣,我則索手抵著牙兒慢慢的想?!薄毒劳ㄑ浴ご扪脙劝_招妖》:“吾兒出去,則索早歸?!?明 梅鼎祚 《昆侖奴》第二折:“你則索靜悄悄不的爭差,切莫要籠窻和動闥,是必小心兒行禮謙洽。”
孫樵名句,何易于挽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