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轍《王仲儀尚書挽詞》:
謝公德業(yè)久彌新,幼度英奇也絕倫。
父子俱賢真不朽,功名自致豈相因。
邊兵屢動(dòng)思良將,廷論蕭條憶諍臣。
青史世家它日事,新阡宿草倍沾巾。
注釋參考
邊兵
(1).守邊之兵;邊防部隊(duì)?!稘h書·盧綰傳》:“ 豨 以郎中封為列侯,以 趙 相國將監(jiān) 趙 代 邊,邊兵皆屬焉?!?宋 范純?nèi)?《自警》詩:“俄復(fù)統(tǒng)一道,撫民帥邊兵。” 明 余繼登 《典故紀(jì)聞》卷十七:“至 正德 間, 江彬 用事,引邊兵入內(nèi)操練,而團(tuán)營之法益壞?!?/p>
(2).指邊境戰(zhàn)事。《漢書·五行志下之下》:“ 董仲舒 以為宿在畢,主邊兵夷狄象也?!薄稌x書·藝術(shù)傳·戴洋》:“昴畢為邊兵,主胡夷,故置天弓以射之。” 唐 陳子昂 《上西藩邊州安危事》:“頃緣其國有亂,君臣不和,又遭天災(zāi),戎馬未盛,所以數(shù)求和好,寢息邊兵。”
(3).邊防用的武器?!妒酚洝て綔?zhǔn)書》:“邊兵不足,乃發(fā)武庫工官兵器以贍之?!?/p>
(4).邊防。 宋 張載 《賀蔡密學(xué)啟》:“今戎毒日深,而邊兵日弛。”
良將
能征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秾O子·火攻》:“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史記·李斯列傳》:“離其君臣之計(jì), 秦王 乃使其良將隨其后?!?宋 秦觀 《高無悔跋尾》:“議者皆以二 高 料敵有古良將之風(fēng),惜乎詔使之不能用也?!?/p>
廷論
(1).在朝廷上辯論?!妒酚洝の浩湮浒埠盍袀鳌罚骸吧吓瓋?nèi)史曰:‘公平生數(shù)言 魏其 、 武安 長短,今日廷論,局趣效轅下駒,吾并斬若屬矣?!?晉 袁宏 《后漢紀(jì)·章帝紀(jì)下》:“上善《穀梁》,后大儒 蕭望之 等廷論二家同異,多從《穀梁》。由是《穀梁》學(xué)復(fù)興?!?宋 陳亮 《王珪確論如何》:“諸公亦奮然并見其才,而無相媢之意,雖至於廷論之際,辯其所長,如數(shù)黑白,則諸公豈不各以zi{1-1}慰哉!”
(2).朝廷上的議論。 明 王世貞 《少保王公督府奏議序》:“下有不一之將心,而上有不一之廷論?!?/p>
蕭條
蕭條 (xiāotiáo) 寂寥冷落;草木凋零 desolate;bleak 四顧蕭條?!巍?姜夔《揚(yáng)州慢》 少 few 我這樣的行李蕭條,未免叫他瞧不起?!敦?fù)曝閑談》 蕭條 (xiāotiáo) 經(jīng)濟(jì)成長退縮 depression 經(jīng)濟(jì)蕭條諍臣
諫諍之臣。引申指能指正先輩缺失的后輩?!禸ai{1*1}虎通·諫諍》引《孝經(jīng)》:“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唐 白居易 《采詩官》詩:“諍臣杜口為冗員,諫鼓高懸作虛器?!?王力 《中國語言學(xué)史》第三章:“ 段氏 就是這樣極其精審地進(jìn)行研究工作的。他是 許氏 的功臣,又是 許氏 的諍臣?!?/p>
蘇轍名句,王仲儀尚書挽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