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落詩筆,字字漱龍闌
出自宋代陳造《水調(diào)歌頭(千葉紅梅送史君)》:
勝日探梅去,邂逅得奇觀。
南枝的皪,陡覺品俗又香慳。
曾是瑤妃清瘦,帝與金丹換骨,酒韻上韶顏。
百疊侈羅袂,小立耐春寒。
凝香地,古仙伯,玉塵間。
煩公持并三友,秀色更堪飡。
定笑芙蓉騷客,認(rèn)作東風(fēng)桃杏,醉眼自相謾。
相見落詩筆,字字漱龍闌。
注釋參考
相見
相見 (xiāngjiàn) 彼此會面 meet 整個代表團(tuán)在終點(diǎn)站與他們相見詩筆
(1).詩和散文。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慕賢》:“君王比賜書翰,及寫詩筆,殊為佳手。” 王利器 集解:“ 六朝 人以詩、筆對言,筆指無韻之文。”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至午后詩筆俱成,得七千餘字?!?魯迅 《漢文學(xué)史綱要》第一篇:“辭筆或詩筆對舉, 唐 世猶然,逮及 宋 元 ,此義遂晦。於是散體之筆,并稱曰文?!?/p>
(2).寫詩的筆。 宋 王安石 《贈老寧僧首》詩:“閑中用意歸詩筆,靜外安身比 太山 。” 金 元好問 《示崔雷詩社諸人》詩:“江山自許供詩筆,糜粥猶能到酒杯。” 清 秋瑾 《題<瀟湘館集>》詩之二:“千尋翠色供詩筆,一派湖山作畫圖?!?/p>
陳造名句,水調(diào)歌頭(千葉紅梅送史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