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武元衡《送嚴侍御》:
巴檄故人去,蒼蒼楓樹林。
云山千里合,霧雨四時陰。
峽路猿聲斷,桃源犬吠深。
不須貪勝賞,漢節(jié)待南侵。
注釋參考
峽路
峽谷中的道路或航道。 北周 庾信 《奉和趙王途中五韻》:“峽路沙如月,山峰石似眉。” 唐 韋應(yīng)物 《答令狐侍郎》詩:“ 吳 門冒海霧,峽路凌連磯?!?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蜀 之 三峽 , 河 之 三門 , 南越 之 惡谿 ……皆險絶之所,自有本處人為篙工。大抵峽路峻急,故曰:‘朝發(fā) 白帝 ,暮徹 江陵 ?!?/p>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稱。 南朝 陳 徐陵 《山齋詩》:“桃源驚往客,鶴嶠斷來賓。” 唐 杜甫 《北征》詩:“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明 張煌言 《贈盧牧舟大司馬》詩:“ 并州 正有來蘇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鄒韜奮 《萍蹤憶語》二八:“他們?nèi)狈ο喈數(shù)膴蕵?,du{1-1}博也是一條出路。所以有許多都在這里面尋覓他們的桃源?!眳⒁姟?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贈長安小主人》詩:“仙路迷人應(yīng)有術(shù), 桃源 不必在深山?!?元 任昱 《清江引·題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長恨因緣誤?!眳⒁姟?桃源洞 ”。
(3). 宋 時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 ,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稱 桃源 ,為都人游集之地。 蘇軾 《介亭餞楊杰次公》詩“丹青明滅 風篁嶺 ,環(huán)佩空響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咸淳臨安志》:“ 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為城南勝概,舊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p>
犬吠
狗叫。喻小的驚擾。 唐 杜牧 《上李司徒相公論用兵書》:“一軍無主,僅一月日,曾無犬吠,況於他謀。”參見“ 犬吠之警 ”。
武元衡名句,送嚴侍御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