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道顏《頌古》:
世路風(fēng)波不見君,一回見面一傷神。
水流花落知何處,洞口桃源別是春。
注釋參考
水流花落
(1).喻飄泊不定或蹤跡無常。 唐 溫庭筠 《宿城南亡友別墅》詩:“水流花落嘆浮生,又伴游人宿 杜城 。”《紅樓夢(mèng)》第六六回:“ 湘蓮 道:‘弟縱係水流花落之性,亦斷不捨此劍?!?/p>
(2).比喻時(shí)過境遷。 清 尤侗 《遺亡友湯卿謀書》:“今哭 阿雄 ,愛心大動(dòng),又增 修持 一病。然過此以往,水流花落,總不相關(guān)矣?!?/p>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稘h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tái)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dú)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gè)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稱。 南朝 陳 徐陵 《山齋詩》:“桃源驚往客,鶴嶠斷來賓?!?唐 杜甫 《北征》詩:“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明 張煌言 《贈(zèng)盧牧舟大司馬》詩:“ 并州 正有來蘇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鄒韜奮 《萍蹤憶語》二八:“他們?nèi)狈ο喈?dāng)?shù)膴蕵?,du{1-1}博也是一條出路。所以有許多都在這里面尋覓他們的桃源。”參見“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贈(zèng)長(zhǎng)安小主人》詩:“仙路迷人應(yīng)有術(shù), 桃源 不必在深山?!?元 任昱 《清江引·題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長(zhǎng)恨因緣誤?!眳⒁姟?桃源洞 ”。
(3). 宋 時(shí) 臨安縣 嘉會(huì)門 外 泠水峪 ,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稱 桃源 ,為都人游集之地。 蘇軾 《介亭餞楊杰次公》詩“丹青明滅 風(fēng)篁嶺 ,環(huán)佩空響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咸淳臨安志》:“ 泠水峪 在 嘉會(huì)門 外,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為城南勝概,舊呼 桃源 ,游人多集焉?!?/p>
別是
別是 (biéshì) 難道是,表揣測(cè) is it possible that;can it be that 他臉色這么難看,別是病了吧釋道顏名句,頌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小小壁紙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