鷗餒猶識機,魚樂不忘餉
出自宋代梅堯臣《三十二弟寺丞歸宣城因寄太守孫學士》:
謝公下車日,郡內一登望。
昭亭山蒼蒼,寒溪水瀁瀁。
句清宛微渾,三洲分細浪。
小艇下灘來,群鷗舞潭上。
借問鷗何若,水深魚莫向。
鷗餒猶識機,魚樂不忘餉。
子去見太守,於我必有訪。
但寄此薄言,樽前為之唱。
注釋參考
識機
亦作“ 識幾 ”。謂知曉事物發(fā)生變化的幾微跡象。 漢 蔡邕 《汝南周勰碑》:“然則識幾知命,可覩于斯矣?!薄段倪x·禰衡<鸚鵡賦>》:“性辯慧而能言兮,才聰明以識機?!?李善 注:“ 王弼 《周易》注曰:‘機者,事之微也’?!?唐 杜甫 《歸燕》詩:“春色豈相訪,眾雛還識機。”
魚樂
《莊子·秋水》:“ 莊子 與 惠子 游於 濠 梁之上。 莊子 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惠子 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 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本謂魚游水中,悠然自得。后亦以喻縱情山水,逍遙游樂。 元 柳貫 《洪州歌》之三:“未放官繇興畚鍤,且從魚樂占池臺?!?清 丘逢甲 《南道院》詩之一:“三分得水知魚樂,九曲看人作蟻游?!?/p>
梅堯臣名句,三十二弟寺丞歸宣城因寄太守孫學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