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倘得收遺物,嘆息搔頭鬢已斑
出自宋代錢宏《望吳亭次黃二尹韻》:
東望長安山復山,數峰還出兩峰間。
攪衣來即三年戌,引客聊為一日閑。
身似暮云低更好,心如歸鳥倦知還。
圣朝倘得收遺物,嘆息搔頭鬢已斑。
注釋參考
圣朝
[one's own royal court] 封建時代稱本朝
圣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詳細解釋封建時代尊稱本朝。亦作為皇帝的代稱。《漢書·兩龔傳》:“圣朝未嘗忘君,制作未定,待君為政,思聞所欲施行,以安海內。” 晉 李密 《陳情事表》:“逮奉圣期,沐浴清化?!?唐 岑參 《寄左省杜拾遺》詩:“圣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明 何景明 《隴右行送徐少參》詩:“ 秦 日 長城 號塞垣, 漢 時故郡稱 天水 ,圣朝掃蕩無烽煙,射獵之地為桑田?!?清 曾國藩 《江寧府學記》:“今兵革已息,學校新立,更相與講明此義,上以佐圣朝匡直之教,下以闢異端而迪吉士?!?/p>
遺物
遺物 (yíwù) 古代或死者留下來的東西 things left behind by the deceased嘆息
嘆息 (tànxī) 嘆氣 sigh;heave a sigh 惟聞女嘆息?!稑犯娂つ咎m詩》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嘆息?!啤?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僅嘆息曰?!顿Y治通鑒》 御史嘆息去?!濉?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圣武紀》 嘆美;贊嘆 praise;gasp in admiration 姑娘此時,除了心中感激,點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搔頭
(1) [scratch one's head]∶撓頭,心緒煩亂或有所思的動作
(2) [hair clasp]∶古代指簪子
玉搔頭
詳細解釋(1).以指甲或他物爬搔頭部?!段骶╇s記》卷二:“ 武帝 過 李夫人 ,就取玉簪搔頭?!?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喚起搔頭急,扶行幾屐穿?!币嘁孕稳萁辜钡纳駪B(tài)。《黑籍冤魂》第七回:“只急得他亂跳,搔頭摸腦,沒有了法子?!?趙樹理 《老定額》:“他看見桌上的表已經到十點四十分了,急得他一邊搔頭,一邊拔開筆趕緊在表上填那些算好了的數字?!?/p>
(2).簪的別稱。 漢 繁欽 《定情詩》:“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 唐 韓愈 《短燈檠歌》:“裁衣寄遠淚眼暗,搔頭頻挑移近牀?!?元 張雨 《東風第一枝·玉簪》詞:“蜻蜓飛上搔頭,依前艷香未歇?!?/p>
錢宏名句,望吳亭次黃二尹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