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白居易《讀史五首》:
楚懷放靈均,國政亦荒淫。
彷徨未忍決,繞澤行悲吟。
漢文疑賈生,謫置湘之陰。
是時刑方措,此去難為心。
士生一代間,誰不有浮沉。
良時真可惜,亂世何足欽。
乃知汨羅恨,未抵長沙深。
禍患如棼絲,其來無端緒。
馬遷下蠶室,嵇康就囹圄。
抱冤志氣屈,忍恥形神沮。
當(dāng)彼戮辱時,奮飛無翅羽。
商山有黃綺,潁川有巢許。
何不從之游,超然離網(wǎng)罟。
山林少羈鞅,世路多艱阻。
寄謝伐檀人,慎勿嗟窮處。
漢日大將軍,少為乞食子。
秦時故列侯,老作鋤瓜士。
春華何暐曄,園中發(fā)桃李。
秋風(fēng)忽蕭條,堂上生荊枳。
深谷變?yōu)榘?,桑田成海水?br>勢去未須悲,時來何足喜。
寄言榮枯者,反復(fù)殊未已。
含沙射人影,雖病人不知。
巧言構(gòu)人罪,至死人不疑。
掇蜂殺愛子,掩鼻戮寵姬。
弘恭陷蕭望,趙高謀李斯。
陰德既必報,陰禍豈虛施。
人事雖可罔,天道終難欺。
明則有刑辟,幽則有神祗。
茍免勿私喜,鬼得而誅之。
季子憔悴時,婦見不下機。
買臣負(fù)薪日,妻亦棄如遺。
一朝黃金多,佩印衣錦歸。
去妻不敢視,婦嫂強依依。
富貴家人重,貧賤妻子欺。
奈何貧富間,可移親愛志?遂使中人心,汲汲求富貴。
又令下人力,各競錐刀利。
隨分歸舍來,一取妻孥意。
注釋參考
山林
山林 (shānlín) 有山和樹木的地方 mountain and forest 山林地區(qū)羈鞅
亦作“羇鞅”。1.羈,馬絡(luò)頭。鞅,牛韁繩。泛指駕馭牲口的用具。 唐 元稹 《春馀遣興》詩:“野馬籠赤霄,無由負(fù)羈鞅。” 宋 范成大 《新嶺》詩:“山行何許深,空翠滴羈鞅?!?/p>
(2).喻束縛。 唐 王維 《謁璿上人》詩:“浮名寄纓珮,空性無羈鞅?!?唐 白居易 《讀史》詩之二:“山林少羈鞅,世路多艱阻?!?唐 司空圖 《澤州靈泉院記》:“常念蓄役之外,逮傭隸,雖豢養(yǎng)至豐,莫不苦於受制,殊不知羇鞅之勞,或能避免?!?/p>
世路
[in one's life] 指人世的經(jīng)歷
世路風(fēng)波
詳細(xì)解釋(1).人世間的道路。指人們一生處世行事的歷程?!逗鬂h書·張衡傳》:“吾子性德體道,篤信安仁,約己博蓺,無堅不鉆,以思世路,斯何遠(yuǎn)矣!” 唐 杜甫 《春歸》詩:“世路雖多梗,吾生亦有涯?!?寧調(diào)元 《燕京雜詩》之五:“人情葉葉都如此,世路悠悠古所難?!?/p>
(2).指宦途?!逗鬂h書·崔骃傳》:“子茍欲勉我以世路,不知其跌而失吾之度也?!?明 屠隆 《綵毫記·頒詔云夢》:“但權(quán)臣女謁,方布列於要津;野性疎才,恐不宜於世路,為之奈何?”
(3).猶世道,指社會狀況。《晉書·庾珉傳》:“初, 洛陽 之未陷也, 珉 為侍中,直于省內(nèi),謂同僚 許遐 曰:‘世路如此,禍難將及,吾當(dāng)死乎此屋耳!’”《周書·黎景熙傳》:“﹝ 景熙 ﹞客於 潁川 ,以世路未清,欲優(yōu)游卒歲。”《南史·隱逸傳下·阮孝緒》:“ 陳郡 袁峻 謂曰:‘往者天地閉,賢人隱。今世路已清,而子猶遁,可乎?’”
(4).世情;世事。 唐 張喬 《贈頭陀僧》詩:“已知世路皆虛幻,不覺空門是寂寥。”《紅樓夢》第四八回:“這么大人了,若只管怕他不知世路,出不得門,干不得事,今年關(guān)在家里,明年還是這個樣兒?!?/p>
(5).世俗?!都t樓夢》第一一五回:“不意視弟為蠢物,所以將世路的話來酬應(yīng)?!?/p>
艱阻
(1).艱難險阻。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悽楚?!?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一》:“度 蔥嶺 已入北 天竺 境,于此順嶺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艱阻,崖岸險絶?!?唐 皎然 《送顏處士還長沙覲省》詩:“歸人忘艱阻,別恨獨何任。” 清 吳敏樹 《與朱伯韓書》:“十餘年來,重以艱阻,一兄一弟,俱已亡逝,獨侍老母,身任俯仰之計。”
(2).阻難。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十一:“ 方彫云 為 白太傅 所知,后游 涪州 ,累為閽人艱阻。為詩以獻(xiàn) 盧尚書 , 范陽公 怒閽者而禮 方生 焉?!?/p>
白居易名句,讀史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