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莫少年自得志,看人輕肥但袖手
出自宋代方回《三月二十日張君輗約飲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為》:
城中殘春未識春,城外心賞無不有。
今年春寒晚乃暖,尚余飛絮忘高柳。
西湖孰謂西子老,雖老絕勝登徒丑。
刺水乍見新荷翻,銜泥莫辨乳燕耦。
兒曹惡陳爭喜新,好以玄鬢嘲白首。
遮莫少年自得志,看人輕肥但袖手。
今朝天色知可意,張丈殷兄總閒叟。
此一禿翁許追隨,琳宮菊花問開否。
主客十人人能詩,冥搜遠(yuǎn)討心欲嘔。
何如平易任天真,索紙便作龍蛇走。
仇仙笑指皋亭山,橫塞武林當(dāng)水口。
不爾歌舞百萬家,馬能奕世長保守。
我獨(dú)睥睨壽星寺,欺孤柄臣據(jù)其右。
一朝擊死木棉庵,頭顱可朽臭不朽。
向來世故未深識,折腰此人覬升斗。
追憶謝傅小忍語,竊虞桓玄錫命九。
山河變幻泗鼎不,脫身萬死亦云偶。
升沉得喪俱置之,天地古今一杯酒。
乍聚忽散醉忽醒,浮生邂逅理難久。
王侯皂隸浪分別,頃刻白衣化蒼狗。
注釋參考
遮莫
亦作“ 遮末 ”。1.盡管;任憑。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八:“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為妖,以犬試我,遮莫千試萬慮,其能為患乎?’” 宋 蘇軾 《次韻答寶覺》:“芒鞵竹杖布行纏,遮莫千山更萬山。”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三折:“風(fēng)月閒人,倒落得個散誕消遙百不憂,遮莫的山崩海漏,鳥飛也那兔走?!?葉葉 《九秋》詩:“飄零遮莫與君同,岑寂關(guān)山行李中?!?/p>
(2).不論;不管。 宋 楊萬里 《和張功父梅詩》之一:“老無半點(diǎn)看花意,遮莫明朝雨及晴。” 元 曹德 《折桂令·登靈鷲山》曲:“便休提鐘鼎山林,遮莫榮枯,總是消沉?!薄抖膛陌阁@奇》卷二:“ 妙觀 道:‘遮莫是甚么事,且説將來,奴依他便了?!?/p>
(3).即使;假如。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三:“遮莫姻親連帝城,不如當(dāng)身自簪纓?!薄抖膛陌阁@奇》卷二:“小道人道:‘小牌上有言在前,遮末是高手也要饒他一先,決不自家下起?!?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小娘子端好是畫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攝魂去?!?/p>
(4).莫要;不必。 唐 張鷟 《游仙窟》:“ 十娘 斂色卻行。 五嫂 詠曰:‘他家解事在,未肯輒相瞋。徑須剛捉著,遮莫造精神。’” 宋 晏殊 《秋蕊香》詞之二:“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清 黃景仁 《感舊》詩:“遮莫臨行念我頻,竹枝留涴淚痕新。”
(5).什么;為何。 唐 李白 《寒女吟》:“下堂辭君去,去后悔遮莫!” 明 劉元卿 《賢奕編·證學(xué)》:“其一謂志學(xué)者,即應(yīng)犯不較逆不難,不然落鄉(xiāng)人臼矣,遮莫不是名誼心耶?”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雜記五則》:“媼怒,大聲詈曰:‘遮莫來撩撥爾祖姥?我將齩爾爹黑鳥!’”
(6).莫非;或許。 清 黃景仁 《念奴嬌·虞山旅舍夜起是日稚存歸里》詞:“遮莫 九龍山 下月,今夜是君行處?” 黃瀾 《送李生孟夐留學(xué)美利堅(jiān)》詩:“懸知共乘多賢達(dá),遮莫先驅(qū)到望舒?!?/p>
(7).大約;約摸。 劉大白 《龍山夢痕序》:“遮莫四年前,從 杭州 回到離開已久的故鄉(xiāng)去,在船上偶然胡謅了這兩首七律?!?/p>
少年
少年 (shàonián)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少年兒童讀物自得
自得 (zìdé) 自覺得意、開心 contented;self-satisfied;be pleased with oneself 意氣揚(yáng)揚(yáng),甚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輕肥
(1).“輕裘肥馬”的略語。 唐 權(quán)德輿 《侍從游后湖宴坐》詩:“輕肥何為者,漿藿自有餘。” 元 汪元亨 《折桂令·歸隱》曲:“醉里磨跎,醒后吟哦,不取輕肥,免見干戈。” 清 孫枝蔚 《雜詩》之一:“少年重結(jié)友,志不吝輕肥?!?/p>
(2).輕暖和肥壯?!段倪x·范云<贈張徐州稷>詩》:“儐從皆珠玳,裘馬悉輕肥?!?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三:“同學(xué)少年多不賤, 五陵 衣馬自輕肥。” 清 李漁 《風(fēng)箏誤·賀歲》:“那壁廂器宇春容,這壁廂裘馬輕肥?!?/p>
(3).指輕快的肥馬。 唐 萬齊融 《三日綠潭篇》:“金鞍玉勒騁輕肥,落絮紅塵擁路飛?!?唐 許渾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樓宴》詩之二:“ 江 上西來共鳥飛,翦荷浮汎似輕肥?!?宋 梅堯臣 《依韻和揚(yáng)州許待制竹柱杖》:“輕肥思比鶴,短髮任如蓬?!?/p>
袖手
(1).藏手于袖。表示閑逸的神態(tài)。 唐 韓愈 《石鼎聯(lián)句》序:“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聳肩,倚北墻坐?!?元 無名氏 《村樂堂》第一折:“沒揣的兩鬢秋,爭如我便修身閑袖手。” 清 曹寅 《賀新郎·又昭序皇和詞甚美五迭前韻》詞:“此目楓亭閑袖手,瞥一雙游刃騰空怕。擣虀具,且高掛?!?/p>
(2).藏手于袖。謂不能或不欲參與其事。《晉書·庾敳傳》:“參 東海王 越 太傅軍事,轉(zhuǎn)軍諮祭酒。時 越 府多雋異, 敳 在其中,常自袖手?!?宋 陸游 《書憤》詩之二:“關(guān)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一:“予謝曰:‘吾幸獲同舟,公等努力,而予袖手,獨(dú)不愧于心乎?’” 張?zhí)煲?《新生》:“他們不甘心袖手看著自己家鄉(xiāng)受糟踏?!?/p>
方回名句,三月二十日張君輗約飲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