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祁《芭蕉》:
逃臘藏深柢,乘春發(fā)故荄。
雨障單蓋側(cè),風偃半旗開。
脆理繒爭裂,斜規(guī)扇欲裁。
無堅喻浮世,金粟信多才。
注釋參考
風偃
(1).風止。 漢 揚雄 《劇秦美新》:“云動風偃,霧集雨散。”《宣和畫譜·閻士安》:“﹝ 閻士安 ﹞尤長于竹,或作風偃雨霽,煙薄景曛,霜枝雪榦,亭亭苒苒,曲盡其態(tài)。”
(2).比喻臣服,順從?!赌淆R書·高帝紀上》:“公忠誠慷慨,在險彌亮,深識九變,妙察五色。以寡制眾,所向風偃。” 唐 李德裕 《幽州紀圣功碑銘》:“交利者風偃,挾邪者景附?!?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伏見頃者虜兵所加,靡然風偃,知名之士,幾無而僅有?!?/p>
半旗
半旗 (bànqí) 指旗桿上的旗的位置,在旗桿頂部以下約在中部但不必在正中間的某點 half-mast;half-staff 下半旗致哀宋祁名句,芭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