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添南澗藻,風偃北堂萱
出自宋代王之道《哀徐朝議恭人潘氏》:
愛子心惟壹,宜家語不煩。
雨添南澗藻,風偃北堂萱。
郁郁今同穴,詵詵正滿門。
善哉摩頂記,歸奉大慈尊。
注釋參考
風偃
(1).風止。 漢 揚雄 《劇秦美新》:“云動風偃,霧集雨散?!薄缎彤嬜V·閻士安》:“﹝ 閻士安 ﹞尤長于竹,或作風偃雨霽,煙薄景曛,霜枝雪榦,亭亭苒苒,曲盡其態(tài)。”
(2).比喻臣服,順從?!赌淆R書·高帝紀上》:“公忠誠慷慨,在險彌亮,深識九變,妙察五色。以寡制眾,所向風偃?!?唐 李德裕 《幽州紀圣功碑銘》:“交利者風偃,挾邪者景附。”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伏見頃者虜兵所加,靡然風偃,知名之士,幾無而僅有?!?/p>
北堂萱
(1).指萱草。語本《詩·衛(wèi)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 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諼草,即萱草,俗名忘憂草。 南朝 梁 吳均 《酬別江主簿屯騎》詩:“何用贈分首,自有北堂萱?!?唐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詩之二:“忘懷南澗藻,蠲思北堂萱。坐嘆華滋歇,思君誰為言?”
(2).借指母親。 宋 王楙 《野客叢書·萱堂桑梓》:“今人稱母為北堂萱,蓋祖《毛詩·伯兮》詩:‘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湟庵^君子為王前驅(qū),過時不反,家人思念之切,安得諼草種於北堂,以忘其憂,蓋北堂幽陰之地,可以種萱。初未嘗言母也,不知何以遂相承為母事?!?清 周亮工 《題李武曾灌園養(yǎng)母圖》詩:“荷鉏忘旦暮,得慰北堂萱?!?/p>
王之道名句,哀徐朝議恭人潘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