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紱沱江外,誅茅井絡(luò)邊
出自宋代司馬光《寄贈(zèng)致仕劉都官》:
是郎年示至,辭祿一何高。
目瑩棲靈氣,眉疏出秀豪。
胸中自有樂,身外盡徒勞。
回首紅塵地,紛紛笑我曹。
解紱沱江外,誅茅井絡(luò)邊。
老萊夫婦隱,韋孟子孫賢。
浮蟻邀旁舍,蹲鴟種薄田。
不須親幾杖,相望已蕭然。
注釋參考
解紱
解下印綬。指辭官。 漢 劉向 《列仙傳·酒家》:“屈身佐時(shí),民用不匱,解紱晨征,莫知所萃?!?晉 陸云 《答孫顯世贈(zèng)》詩之九:“解紱披褐,投印懷玉。” 宋 司馬光 《與吳相書》:“雖復(fù)委遠(yuǎn)機(jī)柄,均逸外藩,外藩固非息肩之處;乃至投簪解紱,嘯傲 東山 , 東山 亦非高枕之地也?!?清 姚鼐 《哭魚門》詩:“一入 崤 函 身不返,空聞解紱買江船?!?/p>
江外
江 南。從中原人看來,地在 長江 之外,故稱?!度龂尽の褐尽ね趸鶄鳌罚骸奥屎闲U夷以攻其內(nèi),精卒勁兵以討其外,則 夏口 以上必拔,而 江 外之郡不守。”《魏書·董巒傳》:“ 巒 ,字 仲舒 , 營陽 人。 真君 末,隨父南叛。雖長自 江 外,言語風(fēng)氣猶同華夏?!薄赌鲜贰り惣o(jì)下·后主》:“﹝ 隋文帝 ﹞乃送璽書,暴 后主 二十惡。又散寫詔書,書三十萬紙,徧喻 江 外。” 清 顧炎武 《真州》詩:“擊楫來 江 外,揚(yáng)帆上舊京?!?/p>
誅茅
亦作“ 誅茆 ”。1.芟除茅草。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或誅茅而剪棘,或既西而復(fù)東。” 閩 徐夤 《新葺茆堂》詩:“翦竹誅茆就水濱,靜中還得保天真?!?明 汪廷訥 《獅吼記·談禪》:“他風(fēng)流慷慨世間稀,選勝誅茅堂搆美?!?/p>
(2).引申為結(jié)廬安居。 龐樹松 《檗子書來約游》詩:“到此倘嫌山水淺,人間何地可誅茅?!?/p>
井絡(luò)
(1).井宿區(qū)域。 晉 左思 《蜀都賦》:“ 岷山 之精,上為 井絡(luò) ?!?劉逵 注:“《河圖括地象》曰:‘ 岷山 之地,上為 井絡(luò) ,帝以會(huì)昌,神以建福,上為 天井 ’,言 岷山 之地,上為 東井 維絡(luò); 岷山 之精,上為天之 井 星也?!?唐 孫樵 《刻武侯碑陰》:“是 井絡(luò) 之野,與 武侯 存亡俱矣。” 惜秋 《維新夢·授職》:“回望 天彭 井絡(luò) ,彗星作作芒寒?!?/p>
(2).井宿的分野。專指 岷山 。 唐 李商隱 《井絡(luò)》詩:“ 井絡(luò) 天彭 一掌中,漫夸天設(shè)劍為峰?!?張索 《擬李義山<井絡(luò)>》詩:“ 井絡(luò) 天彭 地勢雄,極天云霧起鴻濛?!?/p>
(3).泛指 蜀 地。《宋書·袁豹傳》:“清 江 源於濫觴,澄氛祲於 井絡(luò) 。” 宋 陸游 《晚登子城》詩:“老 吳 將軍獨(dú)護(hù) 蜀 ,坐使 井絡(luò) 無欃搶?!?/p>
(4).猶言井里、街道。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jì)歸武昌歌》:“ 武昌 何雄哉?高藩巨鎮(zhèn)天為開。英雄割據(jù)三千年,圣代乾坤盡陶冶。翬飛井絡(luò)周沓乎其間,不獨(dú)帆檣往來者。”
司馬光名句,寄贈(zèng)致仕劉都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