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駱賓王《疇昔篇》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游灞水曲,風(fēng)月洛城端。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金丸玉饌盛繁華,自言輕侮季倫家。五霸爭馳千里馬,
三條競騖七香車。掩映飛軒乘落照,參差步障引朝霞。
池中舊水如懸鏡,屋里新妝不讓花。意氣風(fēng)云倏如昨,
歲月春秋屢回薄。上苑頻經(jīng)柳絮飛,中園幾見梅花落。
當(dāng)時(shí)門客今何在,疇昔交朋已疏索。莫教憔悴損容儀,
會得高秋云霧廓。淹留坐帝鄉(xiāng),無事積炎涼。
一朝披短褐,六載奉長廊。賦文慚昔馬,執(zhí)戟嘆前揚(yáng)。
揮戈出武帳,荷筆入文昌。文昌隱隱皇城里,
由來奕奕多才子。潘陸詞鋒駱驛飛,張曹翰苑縱橫起。
卿相未曾識,王侯寧見擬。垂釣甘成白首翁,
負(fù)薪何處逢知己。判將運(yùn)命賦窮通,從來奇舛任西東。
不應(yīng)永棄同芻狗,且復(fù)飄飖類轉(zhuǎn)蓬。容鬢年年異,
春華歲歲同。榮親未盡禮,徇主欲申功。
脂車秣馬辭鄉(xiāng)國,縈轡西南使邛僰。玉壘銅梁不易攀,
地角天涯眇難測。鶯囀蟬吟有悲望,鴻來雁度無音息。
陽關(guān)積霧萬里昏,劍閣連山千種色。蜀路何悠悠,
岷峰阻且修?;啬c隨九折,迸淚連雙流。寒光千里暮,
露氣二江秋。長途看束馬,平水且沉牛。
華陽舊地標(biāo)神制,石鏡蛾眉真秀麗。諸葛才雄已號龍,
公孫躍馬輕稱帝。五丁卓犖多奇力,四士英靈富文藝。
云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川平煙霧開,
游戲錦城隈。墉高龜望出,水凈雁文回。尋姝入酒肆,
訪客上琴臺。不識金貂重,偏惜玉山頹。
他鄉(xiāng)冉冉消年月,帝里沈沈限城闕。不見猿聲助客啼,
唯聞旅思將花發(fā)。我家迢遞關(guān)山里,關(guān)山迢遞不可越。
故園梅柳尚馀春,來時(shí)勿使芳菲歇。解鞅欲言歸,
執(zhí)袂愴多違。北梁俱握手,南浦共沾衣。別情傷去蓋,
離念惜徂輝。知音何所托,木落雁南飛。回來望平陸,
春來酒應(yīng)熟。相將菌閣臥青溪,且用藤杯泛黃{1~1}菊。
十年不調(diào)為貧賤,百日屢遷隨倚伏。只為須求負(fù)郭田,
使我再干州縣祿。百年郁郁少騰遷,萬里遙遙入鏡川。
涘江拂潮沖白日,淮海長波接遠(yuǎn)天。
叢竹凝朝露,孤山起暝煙。賴有邊城月,常伴客旌懸。
東南美箭稱吳會,名都隱軫三江外。涂山執(zhí)玉應(yīng)昌期,
曲水開襟重文會。仙鏑流音鳴鶴嶺,寶劍分輝落蛟瀨。
未看白馬對蘆芻,且覺浮云似車蓋。江南節(jié)序多,
文酒屢經(jīng)過。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舟移疑入鏡,
棹舉若乘波。風(fēng)光無限極,歸楫礙池荷。
眺聽煙霞正流眄,即從王事歸艫轉(zhuǎn)。芝田花月屢裴回,
金谷佳期重游衍。登高北望嗤梁叟,憑軾西征想潘掾。
峰開華岳聳疑蓮,水激龍門急如箭。人事謝光陰,
俄遭霜露侵。偷存七尺影,分沒九泉深。窮途行泣玉,
憤路未藏金。茹荼空有嘆,懷橘獨(dú)傷心。
年來歲去成銷鑠,懷抱心期漸寥落。掛冠裂冕已辭榮,
南畝東皋事耕鑿。賓階客院常疏散,蓬徑柴扉終寂寞。
自有林泉堪隱棲,何必山中事丘壑。我住青門外,
家臨素浐濱。遙瞻丹鳳闕,斜望黑龍津?;尼橥ǐC騎,
窮巷抵樵輪。時(shí)有桃源客,來訪竹林人。
昨夜琴聲奏悲調(diào),旭旦含顰不成笑。果乘驄馬發(fā)囂書,
復(fù)道郎官稟綸誥。冶長非罪曾縲紲,長孺然灰也經(jīng)溺。
高門有閱不圖封,峻筆無聞斂敷妙。適離京兆謗,
還從御史彈。炎威資夏景,平曲況秋翰。畫地終難入,
書空自不安。吹毛未可待,搖尾且求餐。
丈夫坎壈多愁疾,契闊迍邅盡今日。慎罰寧憑兩造辭,
嚴(yán)科直掛三章律。鄒衍銜悲系燕獄,李斯抱怨拘秦桎。
不應(yīng)白發(fā)頓成絲,直為黃沙暗如漆。紫禁終難叫,
朱門不易排。驚魂聞葉落,危魄逐輪埋。霜威遙有厲,
雪枉遂無階。含冤欲誰道,飲氣獨(dú)居懷。
忽聞驛使發(fā)關(guān)東,傳道天波萬里通。涸鱗去轍還游海,
幽禽釋網(wǎng)便翔空。舜澤堯曦方有極,讒言巧佞儻無窮。
誰能跼跡依三輔,會就商山訪四翁。
注釋參考
少年
少年 (shàonián) 古稱青年男子,現(xiàn)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gè)階段 early youth (from ten to sixteen) 少年兒童讀物重英
(1).謂矛柄上有兩重畫飾。《詩·鄭風(fēng)·清人》:“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毛 傳:“重英,矛有英飾也?!?鄭玄 箋:“二矛,酋矛、夷矛也,各有畫飾?!?馬瑞辰 通釋:“重英宜謂矛有重飾。”一說,指矛上的兩層纓。參閱 高亨 《詩經(jīng)今注》?!段倪x·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重英曲瑵之飾,絶景遺風(fēng)之騎?!?張銑 注:“重英,綵畫之矛也?!?明 王慎中 《海上平寇記》:“重英之矛,七注之甲?!?/p>
(2).猶繁花。 唐肅宗 《延英殿玉靈芝》詩:“重英發(fā)秀,連葉分房?!?/p>
弱歲
男子弱冠之年,女子及笄之年。亦泛指幼年,青少年?!稌x書·姚泓載記論》:“ 景國 弱歲英奇,見方 孫策 ?!薄侗笔贰と辶謧飨隆こ林亍罚骸?沉重 字 子厚 , 吳興 武康 人也。性聰悟,弱歲而孤,居喪合禮。” 唐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述舊言懷》詩:“弱歲游 玄圃 ,先容幸棄瑕。” 孫汝聽 注:“弱歲,謂弱冠也。” 宋 司馬光 《送崔尉之官巢湖》詩:“弱歲家 淮 南,常愛風(fēng)土美?!?曾延年 《閱歷》詩:“弱歲甘嬉笑,心如濁水渾?!?/p>
衣冠
衣冠 (yīguān) 衣服和禮帽 clothes and hat 服飾 dress 衣冠不整 指紳士,借指禮教、斯文 gentle 衣冠之弟駱賓王名句,疇昔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你畫我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