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李頻《府試老人星見》
良宵出戶庭,極目向青冥。海內(nèi)逢康日,天邊見壽星。
臨空遙的的,竟曉獨熒熒。春后先依景,秋來忽近丁。
垂休臨有道,作瑞掩前經(jīng)。豈比周王夢,徒言得九齡。
注釋參考
比周
(1).結(jié)黨營私。《管子·立政》:“羣徒比周之説勝,則賢不肖不分?!薄逗鬂h書·朱穆傳論》:“ 朱穆 見比周傷義,偏黨毀俗,志抑朋游之私,遂著《絶交》之論?!?宋 王禹偁 《寄狀元孫學士何》詩:“久居臺閣多憂畏,欲薦賢才涉比周?!?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司法不為元首陪屬,其長官與總統(tǒng)敵體……雖總統(tǒng)有罪,得逮治罷黜,所以防比周也?!?/p>
(2).集結(jié);聯(lián)合?!俄n非子·初見秦》:“天下又比周而軍 華 下?!?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后記》:“且復有 鄭妃 與 陳矩 朝夕比周於帝前,以為之主,共舉大事,何謂無成?”
(3).親近?!杜f唐書·柳澤傳》:“或打毬?lián)艄模戎芗啃g(shù);或飛鷹奔犬,盤游藪澤?!?/p>
徒言
空話;說空話?!犊讌沧印た怪尽罚骸坝麍缶陨蒲?,恐未合君志,而徒言不聽也。”《隋書·恭帝紀》:“因循仍舊,非曰徒言,所存至公,無為讓德。” 明 葉盛 《水東日記·顧都御史聲望》:“我知善則當舉,我知不善則當去,我何可徒言哉!”
九齡
(1).九歲。 漢 揚雄 《法言·問神》:“育而不秀者,吾家之 童烏 乎?九齡而與我玄文?!?晉 陶潛 《責子》詩:“ 通 子垂九齡,但念梨與栗?!?/p>
(2).指九十歲。語本《禮記·文王世子》:“ 文王 謂 武王 曰:‘女何夢矣?’ 武王 對曰:‘夢帝與我九齡?!?文王 曰:‘女以為何也?’ 武王 曰:‘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文王 曰:‘非也!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九十,我與爾三焉?!?文王 九十七乃終, 武王 九十三而終。” 鄭玄 注:“九齡,九十年之祥也。”后引申為長壽。 唐 殷寅 《玄元皇帝應見賀圣祚無疆》詩:“言因六夢接,慶葉九齡傳?!?宋 范成大 《別擬太上皇帝挽歌詞》:“如何千萬壽,不待九齡終?!薄稈呙灾恪返诙兀骸霸?文王 之告 武王 曰,夢帝錫九齡,不賜 管 蔡 ,是也?!?/p>
李頻名句,府試老人星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